“智慧”手点亮光明烛
2019-10-14   08时02分 浏览次数:

 ——记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

本网记者李永胜李海涛李金宏崔梦蕾邓革通讯员何静


9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正在举行。贾利民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是贾利民第四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他探索形成的智慧素养教育模式破解了应试教育见分不见人的症结,为乡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蹚出了一条路。

至高的荣誉、巨大的鼓励,让贾利民无比激动,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他深入探索乡村基础教育,让山里娃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的信心。

为山里娃撑起一片天

贾利民永远忘不了1989年的高考。

高考前一天夜里,一位同学发烧,贾利民顶着滂沱大雨把他送到医院。因为淋雨,贾利民也发起了高烧,他咬牙坚持考完所有科目。无奈,一直成绩优异的贾利民以10分之差落榜。

 贾利民好想复读啊,但是家里条件太差了。最终,他选择到陡子峪中学当英语代课教师。

“我没能走出大山,一定要好好教学,让孩子们梦想成真!”这是贾利民第一次拿起教鞭时立下的誓言。

然而,困顿的现状让他有些不敢正视曾经立下的誓言。

山村学校条件简陋,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就是他的全部教具。贾利民决定自费购买教学用品,可每月88元工资,维持家里正常生活都很难。母亲理解他,卖掉了家里的鸡蛋。他又加上两个月的代课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他白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上批改作业、查阅资料,跟着录音机练发音、学口语,11点前从未睡过觉。

3年后,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参加中考。这个落后的乡村中学英语成绩破天荒地闯进了全县前三名。

贾利民比自己考上大学还高兴,冲进家里,趴在母亲肩头,哭了。

没有谁比孩子更能感知到爱。因为贾利民的这份爱与付出,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总体成绩突飞猛进。

在贾利民所带的11届毕业班里,有8届中考成绩冲进全县前三名,其中5届拿了全县第一。

课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改

2002年,贾利民被任命为陡子峪中学校长。2009年8月,陡子峪中学与六道河中学合并,贾利民再任六道河中学校长。

那时的六道河中学,教室破旧,环境杂乱;学生上课睡觉、逃课上网、下课打架;教师精神不振、骨干外流。

问题出在哪?

上任后,贾利民一直在调查分析。两个月后,他开出了一剂“方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3月,课堂改革正式推开。

他从德育入手,通过体育课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课堂上,推行分组制。各组集体学习讨论,互促互进。每个学生都是课代表,每个老师都是班主任。

成效很快显现——学生一改往日的坏习气,热爱学习、文明懂礼成为他们的新风貌;教师的工作激情也被唤醒,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课堂改革还在摸索中前行。此时,严峻的考验向贾利民一步步逼近。

传统教学,老师从头讲到尾,所有学生听到的内容都一样;课改后,老师需设计“导学案”,按照难、普通、易准备任务卡。学生按照任务卡内容,先自学,再分组讨论,自主掌握知识点。最后,老师针对重点、难点,集中或分组答疑解惑,工作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2011年,老师的抱怨声渐渐增多,有的老师甚至把课推给学生讲。一位老师抛出狠话:“课改就是花架子,我宁可到学校淘厕所也不搞课改!”

家长坐不住了,纷纷到学校声讨贾利民,最多时一次就来了14人。有人说:“这是在拿我们孩子当‘小白鼠’‘试验品’!再搞课改,就让孩子转学!”

领导找他谈话:“老百姓对于课改反响太大,改革要慎重!”

妻子劝他:“亲戚朋友都让我劝你放弃吧!何苦呢?你是图名还是图利?”

同行的批评,家长的责难,亲友的不解……一时间铺天盖地地向贾利民袭来。

“课改以学生为本,符合教育规律和国家提出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更有利于乡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向是正确的。假以时日,必会成功。干下去!”贾利民坚定了信心。

2012年,经过三年的课改,这个历年来中考成绩排名靠后的学校,在全县15所初中里总分排名第六;2013年至今,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

质疑声没了,外流生源开始回流。2016年,外地的学生也慕名而来。

“课改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要的是他们的高素质分数。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受到适合的教育。”随着课改的深入,贾利民的“智慧素养教育”模式逐渐成熟。

智慧素养教育模式包含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课堂、课程超市、动力评价、自助培训六大版块。它以“中华传统教育、课堂改革”为两翼,形成了管理和顺、德育和美、课堂和乐、课程和悦、评价和畅、培训和融的六道“和”文化。

智慧素养教育立足学生发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生间融合促进的措施,肯定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能,不以成绩论优劣。

学生的沟通、表达、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他们敢讲、敢问、敢想,自信又活泼,综合素质极大提高。尤其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学习兴趣、成绩明显提升。教学相长,老师也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中,体验着自身的成功与成长,忙并快乐着。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自2010年9月起,先后6次到六道河中学考察,探求中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之路。

一位外地校长到六道河中学参观后感慨地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教育的大智慧。”

执着缘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犟,是很多人对贾利民的评价。之所以冠以“犟”字,是因为只要贾利民认准的事,他肯定想方设法地去做。

教学改革开始后,贾利民意识到,光靠校内力量,无法实现乡村教育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他需要挖掘更为丰富的外部资源。

为了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他瞄上了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的雄厚师资,于是辗转找到集团党总支书记的电话号码。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他就发短信:“我是一位乡村中学校长,希望您帮帮我们学校!”

一条不回,贾利民就过几天再发一条,再发一条……

终于,该书记被感动了。几经周折,集团最终答应帮扶六道河中学——每学期可派50位老师到石家庄学习,为他们提供一对一培训。

就是这样,在贾利民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下,六道河中学相继与人大附中、南开中学、北师大天津附中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学校不仅每年为六道河中学培训教师,还选派人员到六道河中学听课,把脉诊断。今年,六道河中学又与钱学森办公室签约,准备开办“钱学森实验班”。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第一所设有“钱学森实验班”的乡村学校。

正因为贾利民的“犟”,六道河中学拥有了越来越雄厚的外部资源。借助资源优势,贾利民和他的团队探索出了乡村教育新模式。

因为贾利民的“犟”,教师们迅速成长,有42人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荣获特等奖、一等奖,有100多人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做示范课、讲座。

因为贾利民的“犟”,六道河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好评和各地同行的广泛赞誉。

如今,六道河中学已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标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批校长到这里挂职锻炼,数千名教师来此进行参与式培训。贾利民也成为全国教育界公推的“乡村教育家”、全国“十佳现代校长”、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全国“百名教育管理杰出人物”……

几天前,贾利民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到南方某学校任校长,年薪70万元。他拒绝了。

贾利民说:“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办乡村教育。因为,乡村振兴必须从乡村教育开始。”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