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李敏)“现在是红灯,请您等绿灯后再过马路。”“你好,请按规定在停车位停车。”在市区主要十字路口,都能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倡导市民文明出行,通过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做大志愿者队伍,做强志愿服务平台,做实志愿服务活动,做靓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33万余名,累计完成团队注册2738余支,提供志愿服务时长561万多小时。
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他们用志愿服务将创城意识深入人心,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我市创城贡献力量。我市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帮建活动,安排300余个市、区直部门单位和驻承部队,结对帮建四个区的166个行政村和102个社区,通过帮提升文明素质、帮整治环境卫生、帮完善基础设施、帮提升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基层创建水平。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引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引导,营造良好交通秩序。加强不文明行为监督,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聘请700余名文明监督员对城市环境、公共秩序、文明服务等方面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导劝导。
为了把志愿服务队伍做大,我市组建了市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成立“承德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汇聚社会资源,彰显带动效应,提升组织建设水平。构建以党员、青年、巾帼、职工为主体的志愿者分会和以行业为总牵头的志愿者协会。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农村四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突出保障,把志愿服务平台做强。按照“六个有”标准(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档案),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单位等设立了54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在城市重要节点、游客集散地和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立志愿服务驿站,依托博物馆、纪念馆、少年宫、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这些站点、驿站、基地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城市文明形象的展示中心、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开设“志愿承德”微信公众号和“志愿承德”微网站,及时推送学习交流内容,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了全国志愿服务数据库互通互联。全民发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做实。贴近创城实际和市民需求,开展群众欢迎、务实有效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文艺志愿者等,开展“疫情防控、全民参与”“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汇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组织全市124个文明单位的2000余名党员、职工志愿者,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引领文明交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劝阻各种不文明交通行为,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识。公开招募700多名文明监督员,开展文明监督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全民齐参与、共创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组织29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1支驻承部队与102个社区和166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帮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四帮”,克服疫情影响,弥补基层创建的弱项短板。在宾馆饭店、商场超市、景区景点、通讯行业等开展“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者文明优质服务展示了行业文明新风。
通过“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引领,打造出“鲍守坤爱心团队”“双桥区爱心志愿者协会”“热河青年志愿服务队”“承德文艺志愿服务分会”等志愿服务队伍和活动品牌,服务项目涉及科学普及、文艺演出、防灾减灾、绿色环保、义务献血、文明交通、普法宣传等多领域,提升了全市志愿服务成效和社会影响力。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