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0/2021-30376 主题分类: 民政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148号提案的答复
2021-11-16   15时44分 浏览次数: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148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界别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完善乡村养老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80.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人口加速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部分老人失能化 “四化”叠加现象不断加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逐步加大。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共104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1所,社会办养老机构73所,养老机构床位1.3万余张,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217个,实现社区全覆盖。

二、乡村养老服务工作总体情况

(一)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一是摸底调研,准确掌握基本信息。自2018年6月以来,各县(市、区)对本辖区内的留守老人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子女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建立详实完备的信息台账。全国农村“三留守”系统上线后,立即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老人系统录入和动态更新工作,全市共有农村留守老年人6555人,其中家庭情况多为低保对象或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状况绝大部分能够自理,极少为无法自理的人员。

二是印发文件,扎实推进工作部署。2018年8月22日联合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广新局、卫计委、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老龄办等9部门共同转发《河北省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赡养义务人主体责任,强化村(居)委会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和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和救助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委派专人通过电话问候、上门访问等方式,及时了解或评估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家庭赡养责任落实情况,将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到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应援助服务,切实防范留守生活安全风险。2021年10月13日以承德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政府主导、村级统筹、分类保障、互助扶助”为基本原则,提出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农村老年人福利制度、保障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等八方面工作任务,切实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为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出台了《承德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管理办法》,明确了特困人员范围、享受救助内容及相关政策衔接等多项内容。2020年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造提升纳入民心工程,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推进,我市确定五家特困供养机构作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丰宁县土城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已经完工,其余正在施工中。

二是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为破解农村养老难的问题,推广河北邯郸农村互助、抱团养老的方式,印制《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办法》,加快现有农村互助幸福院转型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敬老院在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中的作用,在满足农村特困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向有需求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开放。

三是发展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印发《承德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公益性养老院建设 ,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制定《承德市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照护服务方案》,提升农村失能半失能人员的照护能力。

四是安排农村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根据《关于落实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农村互助幸福院给予建设补贴,县级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对农村互助幸福院进行改造提升,2020年改造提升互助幸福院30所。

五是开展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确定滦平县为试点县区开展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到2021年底,在试点地区建成以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中枢、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互助服务设施为基础的系统融合、分层分类、可持续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县级层面,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成功能完善的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至少建成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在乡镇层面,拓展现有养老机构功能,或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在50%以上的乡镇建成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级层面,以农村互助幸福院、邻里互助点等为依托,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覆盖70%以上行政村。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广泛开展专业培训和服务指导。开展养老护理技能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积极开展家庭照护人员基本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养老护理技能进社区活动,安排福彩公益金69.8万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承德市养老产业联合会组织实施,累计培训51场,培训人次1万余人,提升了家庭照护人员的照护能力。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与德国雷纳范公司签署中德合作养老护理培训项目。两年组织了五期培训。与德亨仁厚养老集团、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组织全市养老院院长培训,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消防安全等角度细致讲解,提升业务水平。

二是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扶持、评估和激励政策。印发《关于加强生活服务业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落实人才保障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等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落实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就业的养老护理人员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给予一次性职业资格补助。

三是开设老年服务专业。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养老服务与管理必备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以及老年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多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共招生34人。

(四)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

一是做好各地按照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我局依托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星级评定、“双随机、一公开”等行动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发现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属于建筑、消防、食品卫生、医疗服务、特种设备区安全风险的,抄告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督、卫生健康等部门,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    

二是2021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全程监管。明确7个方面监管重点,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明确监管主体,汇聚监管合力。从政府、机构、行业、社会等4个方面,构建政府主导、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监管格局。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从7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确保养老服务行业放得开、管得住。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见效。从强化组织实施、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贯彻落实要求,保障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落实落地。

三是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2020年出台《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对于被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可以在评比表彰、等级评定、政府采购、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限制。

三、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政策支持还需加强。随着我市老龄人口的日益增长,寻求社会化养老已成为养老事业的大势所趋。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做好他们的养老服务工作,就是为我们明天更加幸福的老年生活探索新路子。因此,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还需提高,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思想重视了,行动才能更加自觉,才会把社会化养老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长远规划中去谋划、去推进。同时还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规划用地、信贷支持、经济补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力推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财政投入总体不足,优惠政策落实较难。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投入有限,政策支持面较窄,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发展迟缓,数量较少,养老服务供给明显不足。而且由于社会办养老机构设立审批涉及到较多相关部门,尤其是土地问题、规划问题落实难度较大,从目前已经运作的民办养老机构用地情况看,大部分都是租赁土地,仅有极少的几家是土地自有自建的,这些都严重制约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

三是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一方面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主要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年龄、学历、本领与实际工作要求差距较大,社会认同和实际待遇基本上与一般家政服务人员等同,吸引力不够大;另一方面目前尚无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和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致使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难以实施,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难以涌现。

四是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现行养老机制主要还是以国办运作为主,行政色彩较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主要原因是为老服务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资质的品牌为老服务实业机构和中介组织龙头引领;社会办养老服务业效益周期长,运营风险高,优惠政策偏少,落实政策较难,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老年人受靠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自费购买所需养老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以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试点,继续推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以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院院长培训、养老护理员培训为抓手,继续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持续向好,助推农村养老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研究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