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09年的9月1日,是一个让所有承德银行人振奋的日子,那一天,承德银行正式宣告成立。八年探索,承德银行浴火重生,完成三次华丽转身。2010年的8月8日,是一个让所有承德银行人自豪的日子,这一天,承德银行荣膺2009年度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位,环渤海地区30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位。八年磨砺,承德银行羽翼渐丰,随时准备一飞冲天。从城市信用社,到承德市商业银行,再到承德银行,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变化的不仅仅是一块招牌,更是发展理念、综合实力、经营水平、治理结构的重大变革,是脱胎换骨般的发展洗礼。
时光如一把巨大的飞梭,无数循环往复,交织成绚丽斑斓的织锦;岁月像一条湍急的河流,一路奔腾不息,弹奏着跌宕起伏的乐章。八年前,承德银行如一叶扁舟,迎着风浪,扬帆起航。而今,承德银行已成长为中国银行界的良好银行,综合竞争力水平稳步跨入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八年的光阴,浓缩成一幅幅画卷,伴随着成长的艰辛与喜悦,苦涩和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
慎思疾行 书写浓墨重彩篇章
梧桐郁郁,凤凰来仪。承德,是一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热土,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繁荣昌盛。回望八年的历程,承接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崛起,承德银行也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
历史将我们带回到2001年那个寒冷的冬季,连续多年亏损的城市信用联社正面临着破产关闭的考验,是被撤并还是重组改制,未来前途未卜。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承德市委、市政府力主城市信用联社重组改制,成立单一法人城市信用社。“留下一颗火种,承德市、承德人需要自己的银行,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政府给予重组后的城市信用社的厚望。
2002年3月28日,城市信用社正式重组开业了。但是由于其多年亏损,人心涣散,百废待兴,新生的城市信用社依然没有摆脱面临的生存危机。回忆起来,张磊行长苦笑着说:“用‘寒酸’这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城市信用社其实最恰当不过了。”也难怪,当时的城市信用社资产仅有6亿元,不良贷款率却高达14%,还有一部分在账面没有体现;连年亏损,在全国55家信用社中排名倒数第五;业务办理还停留在手工记账上,没有自己的汇款渠道;营业机构仅有四家,且面积狭窄、装修陈旧,总部和一家营业部还是租房营业……这样的寒酸样,真是很难与银行联系起来。知耻而后勇,绝境迸发力量。以单庆林董事长和张磊行长为首的城市信用社新领导班子,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坚信,只要上下同心,信心不倒,城市信用社这颗历尽艰难曲折的火种早晚会由现在的星星之形长成燎原之势。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城市信用社的改革首先从建立符合现代公司治理的体制机制开始。他们召开股东大会,成立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的责任,制定章程……一整套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开始逐步建立。制度建立起来了,关键是在以后的磨合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为此,他们不断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完善,在董事会下成立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提名与薪酬、审计四个委员会,使企业的运转更为快捷高效。集体决策,公开、公平、公正取代了“一言堂”和暗箱操作,决策层、高管层的一心为公和一身正气,使新生的城市信用社逐渐形成了兢兢业业干事业、认认真真抓发展、实实在在搞经营的企业氛围。
建树大业,还得益于有个好机制,有个好章法。为此,城信社改革的第一刀首先从人、财、物、业务办理集中开始,将人才的管理使用、业务办理、财务核算、风险控制、现金调剂、事后监督、后勤采购等统统收归总部统一管理,不仅将一切都置于阳光之下,而且全部资源得到了真正的优化配置,发挥了其最大功效。与此同时,为配合人、财、物、业务办理集中,城信社对机关部室、支行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全面改革,设立六部一室,并明确了部室侧重管理服务和支行侧重一线营销的工作职责,有决策、有执行、有营销,有管理、有服务、有监督,确保了前、中、后台相互支撑,相互分离,高效协作。
有人搭台,还得有人唱戏。2002年9月6日,城市信用社中层干部竞聘大会隆重开锣了,全社的所有中层干部当天就地全部解聘,各部室经理位置虚位以待。用单庆林董事长的话说,“能者上,庸者下,城市信用社绝不养闲人占位,绝不用庸才误事”。经过紧张激烈的竞聘,一批能力突出、素质优异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业务部经理李鑫、计划财务部经理申振丹、科技部经理高伟等曾经的普通员工就是在本次竞聘会上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中层干部。台有了,戏也有人唱了,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分配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城市信用社从量化、细化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和任务指标入手,制定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此举,从根本上铲除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职责不清、奖罚不明的多年分配不均弊病,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到2002年末,城市信用社终于摆脱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帽子,出人意料地实现利润540万元、6%分红,存款余额达到了6.5亿元;到2003年未,存款余额9.7亿元,实现经营利润1080万元、8%分红,资产总额达到了10个亿。鲜活的数字、骄人的业绩,城市信用社以慎思疾行、长袖善舞之姿,在承德银行同业的竞技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变革之路,成为我国城市信用社改革重组的典范。
风雨兼程 竖起铿锵坚实丰碑
走过风雨历程,历经岁月磨练,在金融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城市信用社,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营环境的持续向好,城市信用社开始实施经营环境、业务流程、人员素质再造工程,彻底改变城市信用社在客户心目中一直以来的落后和“寒酸”形象。2003年,投资800万元的中天支行、投资700万元的华源支行先后竣工开业;2004年,投资3000多万元、面积近4000平方米总部大楼落成。至2005年底,五个营业部新购营业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上下,经营及办公环境彻底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与此同时,城信社开始投巨资建设属于自己的业务系统,以彻底摆脱业务办理一直以来依靠手工记账的落后面貌。2004年3月,历经1年多的紧张开发测试,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一次性成功上线,并实现了全辖联网、通存通兑;完成了与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对接,从而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资金实时汇划,打通了制约多年的汇路不畅“瓶颈”。MIS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后监督系统等一系列管理系统陆续上线,城信社开始加速步入信息化的轨道。
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科学的决策和目标要靠人来实现。特别是业务办理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管理,由几个人办一个业务到一人办理综合业务的柜员制,对于员工的要求可想而知。为尽快提高员工素质,城信社每年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中培训,聘请相关专家讲解先进银行业务理念;外出学习,引进人才,推行员工年度业务技术考核机制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城信社的员工都说:“我们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贡献给培训学习了,因为考核太严,比高考还难。”他们根据考核成绩分出档次从200元到1000元直接计入个人月收入,不合格者一分没有,还要待岗学习补考。不间断的业务培训及年度业务技术考核,使员工积极性被充分挖掘出来,员工素质开始稳步提升。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城信社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再造,先后制定和完善了100多项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他们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有效保证了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控制新增贷款风险的同时,他们着力化解历史遗留的呆滞、呆账贷款,降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资产质量。截至2005年末,城信社累计清收转化不良贷款1800余万元,不良资产占比由重组改制之初的14.7%下降到2%,资产质量达到了同业领先水平。
面对承德金融行业日益同质化、白热化的竞争,城信社坚持蓝海战略,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做精做专,选择差异化发展,专心塑造在小企业融资和市民银行业务方面的核心专长。在开业初期,他们就明确了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路径选择,确保城信社规模、利润保持了年均分别增长45%、70%的发展速度。
作为一家规模并不算大的地方银行,城信社始终将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以赤子般的热忱扎根承德这片沃土,始终为推进承德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谢谢你们,谢谢城信,你们这100万元就像雪中送炭,我们终于可以顺利渡过难关了。”这是发生在2003年8月城信隆兴营业部的真实一幕,说话的是承德市联创计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明。原来近期他们遇到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如果没有流动资金,企业面临停产或订单延期交付,这将损失巨大。他们求助于所有的大银行,结论是要等评估后才能有结果,至少半年时间。希望破灭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城信社,城信社副总经理师文生得知此事后第二天就带人到企业调研,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势头好,营利能力强,可以贷款,办完相关手续后仅2天就放贷100万元。这只是城信社支持众多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此外,为解决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城信社还积极探索开发了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业务、联保贷款及最高额抵押贷款业务,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事业,因追求而超越;发展,因超越而卓越。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社会信誉的不断增强,城信社已完全具备了向商业银行冲刺的苛刻条件。2005年,城信社发起了向商业银行跨越的最后冲刺,11月3日,国家银监会正式批准承德市城市信用社筹建承德市商业银行。2006年 5月29日,承德市商业银行正式开业,商行完成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步跨越。从城市信用社到商业银行的第一步跨越,他们仅用了4年的时间,从4年前的濒临破产边缘,4年后终于站在了向现代商业银行迈进的新起点。经历风雨,一路走来,承德商业银行在其发展史上竖起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凌云前行 实现良好银行嬗变
莫道来路多艰辛,矢志从容抒豪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时俱进的商行人健步踏上了新的征程。因为他们明白,如果说从城信社跨越到商行是其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那商行成立的这一天,才是他们朝着更高目标加速迈进的开始。秉承“科学发展、服务承德”精神的商行,一如展翅高飞的大鹏,抱负高远,凌云前行。
萌发于改革开放春雨、成长于科学发展春风的商业银行,对“创新”的理念有着更深的感触。2007年9月,历经1年多的科技攻坚,商行自己的银联卡——热河卡成功上线,由于其没有办卡工本费、年费,且手续费便宜,迅速在承德的银行卡市场开疆拓土。特别是随着代缴暖气费、物业维修基金、有线电视费等多项便民利民附加功能陆续上线,热河卡方便、好用、实惠的特色更加明显。紧接着,资金市场业务、保函业务、保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先后推出,商行业务品种开始由传统业务品种向中间业务、新业务快速延伸。授信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流动资金贷款逐步发展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委托贷款、联保贷款、最高额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以及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方式。授信领域也由单一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发展为向城市基础设施、三年大变样工程、文化教育产业、个人消费等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作为承德人自己的银行,商行立足承德大地、服务承德人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赤子情怀却始终如一。滦电供热管网配套工程3000万元贷款,承朝高速南出口迎宾大道拓宽工程4000万元贷款,承唐高速6000万元贷款等一批民心工程、市政工程、重点工程,都以审慎、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好评。从2006年组建商业银行到2009年末,商行累计发放贷款177亿元,有95%以上的资金投入到市政工程和中小企业,吸储资金全部用于地方建设,为承德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逐年加大,连续两年蝉联承德市金融贡献奖殊荣,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随着盈利水平的不断提高,商行将更多的精力、财力、资源投向了社会公益事业及弱势群体。“商行不仅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而且服务特别热情周到,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心里热乎乎的。”这是承德退休老人评价商行时说得最多的话语。据统计,商行自2006年11月15日起承接并免费为全市1.5万名离退人员办理代发工资业务以来,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购置设备,公开招聘了20多名代办员专门办理此项业务,取得了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良好效果。此外,商行还开办了免费兑换零整币,免费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接送款业务,免费为下岗工人办理小额贷款业务,采取措施彻底解决了客户排长队问题,同时还为承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灾区捐款、公益活动、环卫建设等公益事业提供支持款项百余万元。其融入地方、服务企事业单位及百姓的良好形象获得了广大企业居民的一致认可。
历经3年的高速发展,商行无论是规模、质量、企业信誉、监管评级还是市场占比都取得了稳步提升,完全具备了更名的各项条件。2009年初,商行开始向更名承德银行的这一宏伟目标发起冲刺。2009年9月1日,承德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承德银行,至此,商行完成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跨越。这一天,走过8年风雨历程的承德银行终于羽化成蝶;这一天,承德银行这艘承载着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厚爱和期望的航船扬帆起航。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才能发展。承德银行的八年发展历程,是一部勇当探路先锋、不断攀登高峰的奋进史,也是一部始终坚持创新、不断迎接挑战的创新史。走进2010年,承德银行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扑面而来:承德银行开始着手在我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唐山市筹建分支机构,迈出其跨区域经营关键一步。7月5日,河北银监局正式批准同意承德银行筹建唐山分行。人员招聘、机构选址、网点装修等正在有序推进。
过去的八年,对于承德银行来讲是不平凡的历程,从当年一家濒临倒闭的“问题银行”,成为现在盈利超过4亿元的“良好银行”。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其努力的肯定,更多的是对自身发展的信心。截至2010年9月末,承德银行各项资产总额已突破140亿元,各项存款132.77亿元,各项贷款65.6亿元;仅今年1-9月就实现利润3.72亿元,全年预计突破4.5亿元,人均创利超100万元;上缴税金8683万元,全年预计突破1亿元,人均纳税超30万元;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等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
八年时间,承德银行经历了改革的阵痛、成长的喜悦,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八年间,承德银行瞄准小企业融资业务和市民银行业务,着重培养核心专长;八年间,承德银行加快资本重组和战略引资步伐,为发展提速储备能量和条件;八年间,承德银行全面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保障银行合规、健康成长;八年间,承德银行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薪酬绩效考核体系;八年间,承德银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符合现代金融需求的战斗团队。八年时间,承德银行实现了从一家曾经的“问题银行”向一家有特色、有活力、有责任的“良好银行”嬗变。
作为新时代的承德银行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心血,向所有关心承德银行改革发展事业的社会公众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网上银行、公务卡业务陆续成功上线;增资扩股顺利完成;御路支行、隆化支行、财苑支行、兴隆支行已完成材料组建或上报工作,今年年底前将陆续开业……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承德银行已经为未来几年制定了切实、科学的战略步骤,明确了发展愿景: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依托承德、立足河北、着眼环渤海、辐射京津、逐步走向全国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赵广树 李海波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