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群众利益重千钧。在承朝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中,承德县以“保建设、保民生、保和谐”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先,大局至上,突出人性化、和谐化,赢得了民心,维护了稳定,保证了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征地拆迁被人们形容为天下“第一难”,但承德县的经验证明,只要用心、用情、用法去做群众工作,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实践中,弥足珍贵,值得借鉴。
历史定格在2010年11月8日。
这一天,全长118公里的承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为我市“一环八射”路网布局的壮美画卷描绘了浓重的一笔……
这一天,在承朝高速承德县段37.8公里沿途上,锣鼓喧天,歌舞飞扬,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三年多时间,风雨见证豪迈;上千个日夜,重山刻录激情。
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为“第一难”。承朝高速承德县段主体工程缘何提前完工?他们如何赢得群众支持、破解难题?在人们庆祝高速路建成通车的喜悦背后,演绎在承德县干群之间的那一幕幕动人故事,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
勠力同心迎“大考”
承朝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纵三”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朝高速建成后,将先后与承赤、京承、承秦、承唐高速公路相连接,在我市形成重要枢纽,成为东北通往华北的第二大通道。
非凡的战略意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承朝高速公路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经济快速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对一直受交通“瓶颈”制约发展的承德县而言,这条路更是一条群众期盼已久的致富路、通向外界的开放路、经济发展的加速路!
公路建设最困难的莫过于征地拆迁。承朝高速公路承德县段共37.8公里,途径六沟、三沟、岔沟、高寺台4个乡镇共22个村,涉及征占土地3747.1亩,拆迁189户,拆迁养殖场17个,迁砍树木12万株,迁坟784座,迁改线路128.43公里,迁建供水管网近万米,拆迁面广、拆迁难度大。
如何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干部工作实践能力、干群关系的一次“大考”。
承德县县长胡光远在征地拆迁动员大会上指出,承朝高速公路承德县段建设是一项牵动性项目,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敏感性强,是一项重大而又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良好建设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思路就是速度,好思路就是高速度!
承德县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承朝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正值国家土地及拆迁政策相继出台,协调执行难度大。期间又肩负着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等维稳重任。时间紧,矛盾错综复杂,必须理清头绪,抓住关键。
厉兵秣马,建章立制。由县长胡光远任组长,并从相关部门调精干力量组成拆迁办公室。随即建立了主要领导周调度、主管领导日督导、乡镇领导盯一线的工作机制,全力协调、解决建设施工环境问题。
很快,一套从实际出发、合理明确的征地拆迁工作思路出台:边拆迁,边补偿,边施工。从上到下,包干负责,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沿线各乡镇村征拆工作迅速展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大力宣传征拆政策,交通、国土、城建、水务、农经、林业、信访、公安等部门联合办公……征迁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在拆迁过程中,征拆领导小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三清四到位”,即工作目标清、拆迁对象清、拆迁标准清,思想工作到位、登统工作到位、协调工作到位、补偿工作到位。
为全面加快承朝高速公路建设进程,承德县组织开展“零阻碍”施工攻坚活动,实行县主管领导现场办公和多部门领导联合协调办公双重制度,确保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严厉打击违法阻工行为,保持“四高一铁”专项整治行动高压态势,实施特殊路段保护性施工。
从 2007年7月开始入村登统到2010年9月25日率先提前完成任务,承朝高速承德县段征迁工作尽管困难重重,然而,步伐却坚实而有力。
“拆迁工作,一边是群众的利益,一边是政策的‘红线’,只有正确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把工程建设和保障民生有机结合,才能化难为易。”主管承朝高速征地拆迁工作的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常会友表示。工程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坚强的一线指挥、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保障机制和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指导思想。
和谐征迁化“坚冰”
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拆迁房屋、安置居民……每一项工作都需深入民心,每一项工作都繁琐而艰难。
政策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对称,对拆迁补偿期望值的偏高、对政府诚信度的质疑等因素,导致政府与拆迁户之间存在着一块“坚冰”。要打破它,就需要阳光透明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正如主管副县长封捷然所说:“拆迁补偿必须公开、透明,经得起群众监督,要实现阳光拆迁、和谐拆迁”。
“和谐拆迁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大公无私、取信于民……”承朝高速公路承德县段征地拆迁办公室主任孙增援说,承朝高速整个征迁工作执行的是公开、公正、公平的拆迁政策,“和谐征迁”贯穿始终。
征地拆迁先要“征心”。走村串户的工作人员与村组干部一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政策、讲法律、讲好处,帮他们分析算账……
在承朝高速途经的每个村子里都有公示栏 ,一切数据均处于“阳光”之下,对各项补偿费用标准和征地面积、地上附着物进行公告,确保被征地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每个拆迁户心里都有本“明白账”。
“政策透明,阳光征拆,工作态度好、大小事有人管,能及时兑现补偿,我们没啥说的!”这是拆迁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三沟镇是承朝高速公路承德县段建设的“大战场”。高速公路途经该镇8个行政村,线路全长18.87公里,占到承德县途经里程的一半。就是这个拆迁任务最重的镇却在全县率先完成任务,打响了承朝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一枪。
为了实现“和谐拆迁”,该镇以镇党委书记王国群为首的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领各个小组深入拆迁户家中,以和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与他们交心、谈心,宣传有关政策,用真情感动每一个拆迁户,竭尽所能地为拆迁户排忧解难。
像三沟镇一样,高速途经乡镇村正是凭着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融化了一座座“坚冰”,最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翻开承朝高速征地拆迁的工作日记,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征地拆迁人员只有工期,没有假期,心中充满着责任与担当。
在征地拆迁攻坚克难时,高速公路项目现场随时可见县领导忙碌的身影。承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高速公路征迁工作,运筹帷幄,多次亲临一线调研,鼓劲加油,排忧解难。县领导身先士卒,来回穿梭于高速公路拆迁现场,协调关系,解决矛盾。
县领导率先垂范,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激励着一线征迁干部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从县拆迁办到镇村拆迁现场,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工作人员手机全天开机,随时待命,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不休息。无论寒风凛冽还是骄阳似火,他们从无怨言。有的征拆人员为了赶进度,自家的事情无暇顾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县拆迁办、各乡镇等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在工作一线的感人事迹。县拆迁办的老同志孙绍明,在东营村拆迁攻坚时,竟带着心脏监护仪驻村两个多月,直至拆迁任务圆满完成……
正是由于他们这种勇扛责任,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精神,才使得征迁工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政策帮扶暖“民心”
把无情的征地拆迁变成有情的帮扶安置,这是承德县征迁工作中坚持“民生为先”理念的突出体现。
三沟镇在征迁工作中,对群众房屋拆迁后不是一拆了之,而是结合镇村规划和就近安置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群众安排好安置点和宅基地,并及时解决拆迁户的水、电、路问题。在征迁工作中,该镇积极协调有关方面,筹资35万元,为平台村建设了“扬水上山”工程,可浇灌果树300多亩,促进了该村林果业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在高寺台镇东营村,占地40亩共有71户的新民居连片小区正在加紧道路硬化建设。走进村民孙福祥家,记者看到115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得非常气派,暖气、卫生间、自来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据了解,在高速公路占地拆迁以前,孙福祥一家六口家居住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三间瓦房。
“领了补偿款,自己再添些钱,政府给我们统一规划建新村,住的比以前强多了……”孙福祥的话很直白,却代表了该村71个拆迁户的共同心声。
据了解,自2009年2月份进入东营村拆迁,通过3个半月的努力,拆迁工作圆满结束。该村的新民居主要依托承朝高速公路拆迁进行规划建设,镇里向上级协调争取了专项建设资金用于饮水、排污、道路硬化、村民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该村已成为省级新民居示范村。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善始善终地做好拆迁安置工作,才能真正使承朝高速成为民心工程,康庄大道。”孙增援说。
征拆工作中,承德县加大对拆迁户的扶持,在自愿安排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让百姓拆得下,建得起。此外,沿线修建农耕便道共计75条,解决了因高速公路修路造成百姓行路难问题;妥善处理了施工建设中炮震、炮损涉及的2700户保险赔付工作,现已赔付150万元。在高速沿线修建多处排水河道,修缮了多处水井,彻底解决高速汇水对村庄的危险和因高速建设导致的百姓吃水难问题。同时,结合路基工程进行农村低产土地改良480亩,解决农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
承德县始终把拆迁户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为拆迁的第一要义去安排考虑。县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连续调度,研究保民生政策,在惠民项目实施上优先安排,在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求电力、水利、交通、民政、工商、农经等部门给予拆迁户自来水配套入户、电力配套入户、街道硬化、纳入农村低保、适宜地块配套上山、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减免费用等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一份承德县制定出台的《对承朝承唐高速公路被征地农民给予政策扶持的意见》。意见中表明,该县在农业产业、生活保障等三大方面给予占地农民政策扶持,惠及了全县高速公路沿线6个乡镇28个村1万余名群众,将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承朝高速像一座丰碑,它铭刻着所有征迁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承朝高速像一条 “巨龙”,正引领着承德县步入“高速腾飞”的时代。
通讯员 李民 记者 张青龙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