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金城)我市“承钢杯”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这次评选活动是在中央道德纲要颁布10周年,按照中央、省文明委的要求,层层开展的一个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市文明办从年初就确定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评选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社会正气,优化道德风尚,对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构建“和合承德”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共承德市委宣传部、承德市文明办、承德市总工会、共青团承德市委、承德市妇联、承德日报社、承德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我市各县区、各部门从3月份以来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道德模范推荐评选以及表彰工作。截至5月份,全市共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120名,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初步确定28名作为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 希望全市各界群众积极参加评选活动。
----------------------
“承钢杯”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说明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共承德市委宣传部、承德市文明办、承德市总工会、共青团承德市委、承德市妇联、承德日报社、承德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根据评选结果产生承德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和承德好人,并以文明委名义命名表彰。
本次参与投票评选的28位“道德模范”候选人代码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位候选人对应唯一代码。“28位道德模范候选人”候选人代码为01-28(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本次评选投票时间从2011年8月25日0000至9月6日24 00(报纸投票以收寄日邮戳为准)。
具体投票方式分报纸、网络两种。每张选票所选候选人不得超过10人,否则视为无效选票。
报纸投票注意事项:1、空白选票可复印;2、填写选票时,请用钢笔、碳素笔或圆珠笔将所选候选人代码后的“○”涂黑。涂黑部分复印无效;3、投票应在信封反面填写上“道德模范评选”字样并贴足邮票。各县区选票寄送本县区文明办;市直单位选票寄送承德市文明办收,邮编:067000。
网络投票注意事项:
1、打开燕山网(www.yanshancd.com),点击进入“‘承钢杯’承德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专题,按提示参与投票;2、每个IP只能投一票;3、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次投票结果可实时查询;4、本次网络投票属公益活动,投票一律免费。
---------------------------------
关于在全市开展“承钢杯”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启事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文明委等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的要求,我市各县区、各部门从3月份以来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道德模范推荐评选以及表彰工作。截至5月份,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共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120名,经有关部门审核,初步确定28名作为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现将28名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刊登如下,望全市广大群众在认真学习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的基础上,积极投票评选第三届市级道德模范。
2011年8月22日
---------------------------------
助人为乐模范简介
01 卢玉平——社区雷锋好榜样
卢玉平,出租车司机,双桥区营房社区综治员。经常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街坊四邻。二道沟居民王勇因患有股骨头坏死常年瘫痪在床不能行走,家里又没有接自来水。卢玉平常常去帮助挑水,这一干就是3年多,直至王勇去世。贫困户杨素琴老伴去世,女儿、女婿都没有工作,三口仅靠一点微薄的低保来维持家用。三年前又遭受火灾,卢玉平知道后把自家的棉被、日用品和300元钱交到杨素琴母女手里,母女感动得热泪盈眶。每当社区由于工作需要用车,他都毫无怨言、义务为社区服务,就这样他的车几乎成为社区的“专用车”。
02 杨玉锡——致富更要爱家乡
杨玉锡,男,中共党员,承德磁源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2005年磁源集团全额出资300万元,赞助建设了滦平县红旗镇“育希小学”;2006年为滦平县慈善总会注入资金100万元;2007年为长山峪镇中心敬老院建设赞助50万元;2007年6月为滦平县医院综合楼建设融资200万元;2008年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220万元;2009年5月又为建设滦平八中捐款100万元。2010年4月为玉树大地震捐款20万元。粗略统计,仅2004年以来,杨玉锡的磁源集团在捐资助教、扶贫助困、文娱事业、公益事业和各项经济基础建设方面的出资达3420万元,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03 沈桂荣——异地打工献爱心
沈桂荣,女,承德县人,医院护工。2011年春节前,在承德做护工的沈桂荣得知丰宁五道营村的武春光伺候瘫痪母亲和植物人妹妹的事迹后,赶往丰宁把省吃俭用的5000元钱亲自送到武春光的母亲手中。2011年2月13日,当沈桂荣再次把积攒的4000元钱交到武春光手中时,对他说:“你把这点钱带回去,抓紧给病人看病,等你妹妹病治好了,你们再帮助别人……”沈桂荣家庭并不富裕,爱人在家务农,做护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别人问她为什么要捐款时,沈桂荣说:“我很同情这个不幸的家庭,家里两个病人需要钱,在我看护病人的时候经常看到因为没钱医治,耽误病情,我只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04 林玉才——凡人小事大爱心
林玉才,中共党员,平泉县小寺沟镇南仓子村卫生所所长。只要乡亲有需要,他都会背起药箱,上门精心施诊,10年来共救治患病乡亲4万多人次。每当年节期间他还为村里的五保户、贫困户买米买面。他每年7、8月份在小寺沟镇和县城免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几年下来共计治疗500人次。他带头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无偿献血队伍,已有100人无偿献血超过了1000毫升。他本人已经献血31600毫升。现在承德市中心血站每年去他所在村采血2次,他本人荣获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卫生部联合颁发的“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05 于家沟社区回民义务服务队——民族团结一家亲
74岁的赵淑敏是双桥区于家沟社区的一个孤寡老太,住在于家沟社区一处出租房里,主要是靠低保、廉租补贴生活。社区少数民族协理员张世军经常帮助赵淑敏,同时还发动社区的回族居民帮助她。回族邻居孔宪桐经常帮老人买菜、领取低保。社区巡逻员王海玲花钱先后给老人买了两台旧电视机。每逢老人生病,就会有三四名社区巡逻员一起把老人送到诊所,并给老人送去鸡蛋、奶粉等各类补品。
2009年6月份,老人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张世军将其送到医院,并帮助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6月17日老人病重去世。老人临终时拉着张世军的手说:“感谢你们,你们的恩情我没法报答了”。老人去世后社区干部随即赶到医院会同其他工作人员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敬业奉献模范简介
06 王文泽——奉献情怀红似火
王文泽,男,中共党员,围场农牧局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多年,为全县312个村11万多农户开展了技术培训。先后主持省厅百万亩春玉米亩增百斤围场片区项目、马铃薯良种及增产配套技术围场片区项目,分获部级一、二等奖、省厅丰收一等奖。引进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2010年推广面积达24万亩,年增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王文泽同志因工作劳累,于2009年3月12日病倒在科技培训讲台上,一年后重返工作岗位。2009年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07 刘玉秋——春风化雨育人才
刘玉秋,女,群众,丰宁一中教师,从教12年间,她先后担任6届高三英语教师;全市联考中,英语单科教学成绩6次获得全市第一名;她所带的班级曾被评为“省级模范班级”。2006年刘玉秋患了贫血症,她一边打针吃药,一边坚持上课。2008年,儿子面临中考,女儿刚上幼儿园,丈夫在百里外的乡镇上班,而她所教的学生又面临高考。即使是这样,她每天都在学生们之前走进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去年12月末,在去上课时,她不慎被楼道的冰滑倒,但她仍忍着疼痛上完了两节课。下课后,她才在同事的搀扶下去了医院。寒假刚过,还没痊愈的她又回到了教学第一线。
08 刘保朝——水上穿梭十二年
男,中共党员,宽城邮政局水上邮路乡邮员。1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热,始终将报刊邮件迅速、准确、安全地投递到用户手中,无一差错。他主动为沿途的乡亲们承担起采购、捎带物品的工作。他还义务接送沿途村庄孩子。每到周五,都要把20多个学生,一个一个送到家中。2009年5月,他发高烧,领导准备调人顶班,但他怕影响投递质量。每天坚持带病投递,坚持把邮件派送完才回到家里吃药、打点滴,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周。工作中,当看到好的致富信息他都会及时向群众推荐,许多人因他带来的信息提高了水产品经济效益。由于工作出色,2009年刘保朝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09 张永红——厉寒方知梅花香
张永红,营子区残联残疾人干部。童年因患脊髓灰质炎造成肢体残疾,但她没有自怨自弃,而是热情而诚挚地为残疾人服务。她担任新平社区残协的专职委员期间,一家一户地走访登记,为辖区146名残疾人建立了详实档案。几年来,她为1名唇腭裂儿童申请到嫣然天使基金,为2名听力残疾儿童申请助听器,为患有先天成骨不全症的残疾儿童申请免费轮椅,为8名精神残疾人申请彩排公益金免费药物救助。她工作之余建立起营子区残疾人电子档案。并作为本区唯一一名残疾人选手参加了 “四大一推一建”演讲比赛。
10 战力——环保战线马前卒
中共党员,承德市环保局室内监测站站长。二十多年来,战斗在环境监测工作第一线。所带领的团队一次又一次行走在全市八县三区众多工厂、矿山的排污现场,一年行程两万里,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监测任务。工作中,他始终身先士卒,周末很少休息,每年加班达80天。他一切以监测数据说话,恪尽职守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尽心尽责地当好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哨兵”。他向企业宣传环保、督促整改,为企业下一步治理提供依据,赢得了企业及全市环保系统的一致赞誉和好评,二十多年来,经手处理的几十万个数据无一差错。因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获得单位多次嘉奖,并荣立二、三等功等光荣称号。
11 董海燕——教育战线孺子牛
董海燕,党员,隆化二中教师。她从接手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开始,从细微处帮助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快就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徐立新家庭出现变故,学习成绩下降并产生厌学的思想,她把学生接到家里住,除了对其学习的辅导外,一面照顾其生活,一面做学生的心理辅导。最终该学生对学习与生活重新树立起信心,中考时考出了501的高分。长时间的辛苦工作让她患了职业病,她克服病痛,终于把一个接手时学校成绩最差的班变为全校中考成绩最好的班。2007年董海燕所带的班5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名列年级第一,任教的英语单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名,并获得县政府的奖励。
12 贾利民——教育战线排头兵
贾利民,中共党员,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2009年暑假面临学校撤并,他走巷串户反复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个假期只休息两天,有时走访到夜间11点多,没有一名学生流失,没有一名家长上访。2009年8月学校住宿、用水紧张,他连续几周不回家,最终研究出了24小时全程跟踪服务的寄宿制管理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认可和赞扬。2010年,他亲自主持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研究六项国家级课题,两项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编写教育著作10部。他还以传统美德教育为突破口,形成了“四位一体”道德教育模式,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
见义勇为模范简介
13 王国志——助人救火我心甘
王国志,男,中共党员,平泉县黄土梁子中心小学高级教师。2008年2月9日19时,王国志邻居家蘑菇棚起火,棚内有制好的5000多菌袋,天干风大,形势危急。王国志纵身火海,在棚顶扑救时横木断裂,摔伤。经两次手术医治,花去医药费4万多元,但落下终身残疾。目前,只能靠双拐行走。对此他无怨无悔,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用良好的言行给人们作出榜样。”
14贺英杰——危难时刻冲在前
贺英杰,男,共青团员,双桥区西大街派出所民警。2010年5月22日晚9点,贺英杰在下班途中发现两名可疑男子挟持幼女,为解救女孩,他徒手和两名携带钢管和砍刀的歹徒进行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在巡防队员的共同配合下,将歹徒制服,他自己却被划了一刀。2010年6月17日晚7时,贺英杰在唐山老家休假,发现曙光小区一居民家液化气爆炸,大火骤起。他报警后,迅速冲进火场,将被烧成重伤的牛某背出火海,并协助消防队员扑火、维持治安,从晚上7点多一直忙到第二天11点多。
15 贾万军——邻里有难勇向前
贾万军,男,承德供电隆化分公司隆化供电所副所长。2010年7月26日15时50分,隆化县城苔山路景怡小区一居民家燃气管道泄漏,引发室内火灾。正在家中病休的贾万军不顾病痛,边报火警边冲进烈焰中,他救起了被浓烟熏晕的老太太,自己脸部、上身、腹部的皮肤均Ⅱ度烧伤。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腼腆地说:“这没什么,谁碰见都会管的。”2010年,他被隆化县人民政府授予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6 曹殿合——冲进火海救乡亲
曹殿合,男,隆化县隆化镇黑水村村民。2010年1月12日16时30分,曹殿合同村村民曹殿阁家失火,他不顾火势凶猛,一手抱起曹殿阁瘫痪在床的妻子,一手拉着惊呆的曹殿阁冲出屋门,曹殿阁夫妻安全脱离了火海,他自己不幸被烧塌的房屋棚顶砸倒,重度(Ⅲ度)烧伤。目前,曹殿合头部、面部均以变形,手和手臂也落下了残疾,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了。当人们说起这事时,他总是憨厚地说:“谁能见死不救呢,我的这点罪换来一家人的平安,值!”
孝老爱亲模范简介
17 王冰月——寒门孝子
王冰月,女,承德七中在读学生。父母离异,和母亲共同居住,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高血压,不能工作,母女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条件养成了王冰月坚强乐观的性格。学习闲暇之余王冰月还孝顺姥姥、姥爷。每天放学,她都要立刻赶回家,帮助妈妈干家务,并抓紧时间学习。多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作文多次在营子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奖。王冰月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并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8 王秀花——普通百姓的贤孝歌
王秀花,女,群众,双桥区西大街社区巡逻队员。2004年,王秀花的婆婆被诊断为肝癌晚期,她强忍悲痛,像平常一样,精心熬出婆婆最爱喝的小米粥,并一口口喂到婆婆嘴里。为了照顾婆婆,她学会了使用注射器,从开始的一天一次到后来每两小时一次给婆婆注射止痛药。婆婆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晚上,王秀花都要起夜五、六次给婆婆打针止痛。刚刚送走了婆婆,王秀花的公公又因脑干出血,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王秀花每两天给老人换洗一次被褥和衣服,每三天给老人剪一次指甲,这一做就是5年。王秀花常说“老人健健康康的多活几年,就是儿女的福”。
19 钱玉林——用爱撑起一片天
钱玉林,男,党员,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1992年钱玉林的姐姐去世,留下一个只有8岁的女儿,他一直主动照顾外甥女,直到外甥女顺利考上大学。1992年钱玉林的母亲突发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钱玉林强忍痛苦,一边坚持工作一边以男人少有的细心伺候术后的母亲,直到母亲康复。2007年,钱玉林的父亲出车祸头部受重伤,钱玉林又承担了照顾父亲的职责。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他白天工作,晚上到医院看护父亲,直到父亲出院。
24 刘亚萍——诚信守约天地宽
刘亚萍,女,党员,隆化县万和隆商场经理。在经营中她坚持薄利多销、保质保量、讲求信誉、方便顾客的原则,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也使企业由开始只有几名售货员的“隆化镇土产日杂门市”发展成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职工40多人的大型商场。她依法经商,真诚面对消费者,严把进货渠道,坚持做到“十个不卖”。她重视企业文化,着力提升企业形象。她热心公益,接纳下岗职工20多名,为“非典”、“汶川地震”、“助学助残”等捐款5万余元。
25 李艳清——把诚信作为企业立足之本
李艳清,女,群众,先后开过地毯厂、饭店、商店。2007年,李艳清投资100万元开办了丰宁县东圣手机行,经过两年的发展,靠着超低价位,完善售后、守法经营,已有四家连锁店。在经营过程中,她秉承诚信理念,规范经营管理,重视员工素质,提高社会信誉。她始终把“感恩顾客,回报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支柱。2007-2008年,东圣手机行连续两年出资参与义务敬老活动。“5.12”汶川地震后,率先捐款5000元。
26 周小溪——以诚取信促发展
周小溪,男,河北兴安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他经过180天的努力,将一个年产不到2000吨工业炸药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两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23000吨的规模企业,提高产能11.5倍。2007年,又一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民爆生产企业,产能达到6.9万吨。在经营管理中,他注重企业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凝练企业团队精神,突出“6S”管理模式。2005年至今,累计纳税2.7亿元,成为兴隆县第一纳税大户,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同行业首位。
27 承钢热带磨辊作业区职工群体——爱心传承谱新曲
2004年,承钢热带磨辊作业区钳工赵超被诊断为白血病,紧急转入天津血液研究所进行治疗。住院期间,他的工友轮流看望,并捐款49100元。
赵超去世后,他生前所在班组十多位工友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其父母的责任。如今,工友们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二位老人已达6年。尽管有的工友已调离了热带厂,但每年依旧挤时间到老人家中,陪他们过春节。在胜似亲情的抚慰下,两位老人逐渐走出了痛失爱子的阴影,每天坚持上山锻炼。老人说:“为了孩子们这份心意,我们也得好好活着!”
28 郭海申——诚实做人 诚信立企
郭海申,男,群众,滦平县精华五金家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他将一个仅有6000元家底的个体小商场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6000多万元,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年营业额2000多万元的大型家电销售企业。目前,企业共有员工5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多名,累计安排下岗职工200余人次。他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只要看到孤寡老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几年来,为孤寡老人和贫困大学生累计捐款有10多万元。
编辑 关亦民 杜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