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春。除夕夜,当寓意吉祥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吃团圆饭、看春晚的喜悦中时,有这样一些人,为了让全市人民过一个祥和、安宁、幸福的春节,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在心底,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昨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春节期间仍坚守在岗位上的这些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感动着我们,温暖着这座城市。在此,本报也对这些平凡的坚守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他们送上真挚的祝福:“过年好!”
用心守护平安保畅通
除夕夜12点,正是全市人民看春晚、听新年钟声、放鞭炮、吃团圆饺子的时候。
在普宁寺警务区,记者看到,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在普宁寺警务区周边的4个勤务点科学布控警力,从晚11时至次日早2时,大队20余名警员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采取徒步巡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定点管控与科学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疏散、引导滞留车辆及人群,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每年除夕夜都在这里执勤,虽然天很冷,又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前来祈福的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我心里挺开心的”。正在执勤的民警秦岳对记者说,除夕夜,该大队共出动警车6辆,出动警力20人,有力地保障了普宁寺辖区道路的安全与畅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为确保全市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春节,交警支队针对市区丽正门大街断交,道路交通易拥堵的状况,以及普宁寺游客多的实际情况,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全警上路,全力以赴保障道路安全与畅通。
据了解,在市区主干道路,交警支队全警上路、定岗定责,针对市区道路购物群众多、车流量大、拥挤不堪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实际情况,全体民警坚守在市区流水沟口、南兴隆南口、德汇大厦、于家沟桥、西大街潘塔路口各点,科学分流疏导交通。管理上采取服务为主的方法,坚持做到人性化执法,全力营造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氛围。
随时待命救死扶伤
除夕夜7点,正是合家围着饭桌吃饺子的时刻。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正好遇见120急救中心除夕夜值班的医护人员交接班,他们陆续换上绿色大衣,开始紧张忙碌地穿梭在各科室和各病床间查房、消毒、交接班。
晚8点,春晚开演,院墙外,大红的灯笼,五彩的烟花、清脆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片热闹的新春景象;重症监护室内,却只有深绿色的床单和心脏监视器单调的声音,来自石家庄的男护士葛洪国正守在吞服农药的病人身边,“抛下”新婚的妻子,与病人度过紧张的除夕夜,持续13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直到初一早晨8点。
“不知道几年了”。当记者问到值班的医生江润东第几次除夕夜值班时,他告诉记者:“我们很多医护人员都连续几年没有回过家了,都习惯了,像护士长小王都连续5年没回家了……”“外科2组、外科2组,有外伤病人,请往诊!”还没等记者问完,120接警平台便响起了呼叫声,江大夫即刻拎起急救箱奔向了救护车,随后救护车“滴~嘟~”的警报声消失在大门外,记者看了看表,从呼叫到出车,2分钟!
晚10点30分,院领导为医护人员和病人送来了饺子,与大家一起迈进新春。陈院长介绍,除夕夜医院共有200余名工作人员在岗,而120急救中心28名医护人员却肩负着全市的紧急救助任务,随时待命。
深夜11点,120急救中心当天已救治患者34人。
零点整,火红的烟花四起,记者离开时,急诊室大门外4辆急救车灯闪烁着蓝色光芒,默默地为市民守岁。
确保临床用血充足安全
热腾腾的年夜饭、欢歌笑语的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然而,因为随时要为医院的急症用血做准备,市中心血站供血科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用血。
晚上10时,记者走进市中心血站供血科,科长马清杰正在值班。今年已经是他第4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除夕夜了。他介绍说,节假日,他们的工作更是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虽然除夕不能同家人吃年夜饭、看春晚,但作为一名血液工作者能让垂危的病人因得到及时的血液救助,生命得以延续,我感到无比欣慰,不能同家人过年,一点也不觉得遗憾。”马清杰说道。
市中心血站是我市惟一的专业采供血机构,血站职工肩负着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急救供血任务。一年365天,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大雪封路,血站人都奔赴在采供血的第一线,为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及时、充足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节假日,出于职业的使命感,他们舍弃了合家团圆,以一人的坚守和孤寂,换来对病人生命的延续。
血站车队队长朱永平也多年在除夕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此时,他正一个人看着电视里的春晚节目。当记者问他这些年的除夕夜都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是为了什么时,他憨厚地抿嘴一乐,说道:“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交通事故、鞭炮炸伤等突发事件特别多,血站的送血车必须随时处在战备状态,随时待命,把救命血安全、快速地送到是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虽然除夕夜都是我一个人度过,但我仍然很快乐。”
将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温暖,是热力人送给市民最珍贵的新年礼物。在滨河新城热源厂主控室,值夜班的运行班长孙国志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根据仪表盘显示的数据随时调节锅炉的煤量和风量,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巡检,查看锅炉、风机、循环泵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滨河新城集中供热项目是2011年市重点民心工程之一,热力集团公司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2011冬肩负着开发区、高校园区、滨河新城近170万平方米、6400余户居民供热任务。记者看到在20余名值班人员中,锅炉运行人员、电器检修人员、机械检修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据了解,2011年市热力集团担负着市区1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8万多户居民用户的供暖任务。春节期间,以领导带班、各部门值班保障春节期间的供暖。生产、调度、服务、抢修等各个环节有效对接,实行24小时值班,将保障节日期间居民家中的供热放到第一位。与此同时,积极做好供暖设备的巡查、维护等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除夕夜,82名承德热力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用辛勤的劳动保障全市居民温暖过节。
当记者走进热力集团调度指挥中心时,当班调度商括和他的同事正在监视着显示市区实时供热情况的大屏幕,不时记录着相关数据。记者说明了来意,他憨厚地笑了,“说不清这是第几次赶上除夕夜值班了,这么多年,我早已经习惯了。这没啥好说的,本职工作啊!要保证千家万户温暖过春节,时时刻刻要关注这些数据,不能有半点闪失。”
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春节好!欢迎乘车!”除夕夜8点,7路公交车司机田桂英对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都带来一句新春的问候,上车的乘客也微微一笑,同样报以一句新春的祝福。“虽然除夕夜乘客并不多,但乘客再少也要和平时一样,安心开车,尽全力为大家服务。”田师傅说。
7路公交车途经我市主要街道,也是末班车时间最晚的车次,田桂英就是7路车的一名普通司机。除夕当天,跑最后一班的她,下午6点从公交总公司接车,另一边的总站是火车站。四圈跑下来,田桂英要到晚上12点才能下班。“虽然我们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每当看到公交车上的一张张笑脸,我心里就有一种自豪感:是我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市民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干我们这一行,除夕在路上过是常有的事。”田师傅参加工作7年,大部分的年三十都是在车上度过的。距离新年到来的时刻越来越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逐渐密集起来,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田师傅说,想起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能陪在家人和孩子身旁,心里难免还是会感到酸楚。田师傅笑了笑,又说,“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车上一张张回家的笑脸,想着有很多人坐我的车可以回家过年,再苦再累也值了。”
据了解,承担着全市地面交通运输任务的公交总公司,春节期间有500余辆公交车在运行,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和欢聚,千余名公交员工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给读者奉上精神大餐
除夕夜晚上9点,正是合家团聚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承德日报》记者小乔冒着严寒来到市120急救中心进行采访。一年都奔忙在一线的记者,此时也丝毫不能懈怠。
参加工作3年了,每年的除夕夜,小乔都是这样度过的。20多岁的年轻姑娘,在她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每次出门采访之前,父母都一再叮嘱她:“多穿衣服,注意安全!”
“记者这个职业,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跑在一线,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尤其是节日期间,是我们抓新闻的好时候,也是突发事件的多发期,丝毫不能松懈”。她说:“只要读者能在大年初一看到最一线的新闻,我就感到特别充实,这点辛苦根本就不算什么。”
记者战斗在一线,编辑在后方默默奉献。
半夜1点多,编辑中心和值班领导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值班的于编辑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了,他正戴着老花镜伏案疾书,不时摘下眼镜揉揉已经红肿的双眼,继续看稿子。每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句话都要仔细地反复斟酌,直改到最满意为止,他就是这么个“倔人”。于编辑说:“我是一个干了二三十年新闻的老报人,讲认真是工作职责所在,要对得起这张报纸,对得起每一位读者的信任。春节晚会可以重播,但是报纸不可重复,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时,值班室的电话又匆匆响起,又有记者从一线传来了稿子,于编辑赶忙接起电话,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精心呵护万家灯火
除夕之夜的山城处处张灯结彩、欢乐祥和。记者来到供电公司配电中心急修班,正巧碰上刚刚要出去检修的班长邹大庆一行人,他们正要对市区居民小区配电室进行例行巡视检查。
邹班长告诉记者,为了让老百姓顺利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过个亮亮堂堂的新年,承德供电公司在节前就展开了对双桥区、双滦区范围内隐患排查和消缺治理工作,年除夕巡查小组还要进行一遍巡视检查,平时三班运行人员从除夕起到正月初五将全部到岗,除正常急修值班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分4个小组昼夜巡查,保证线路供电可靠。
在市区多个居民区,急修班人员对小区配电室和输电线路进行仔细查看,详细询问配电室值班人员运行情况,对多处可能形成隐患的危险点进行处理。邹班长称,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不停地检查,就是要让市民过上一个亮堂堂的春节。他说:“虽然过节期间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看到家家灯火通明,顺利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心里比什么都开心。”
当巡查小组来到静雅山庄检查时,一位居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大过年的还在外面忙,真辛苦!”记者了解到,原来几天前,这位居民家中夜里突然停电,就是邹班长带着人来给恢复的供电。其实按照产权划分应该由物业进行维修,但因夜晚找不到人,这位居民就打了95598电话,接到电话后很快就消除了故障,还没等用户说声谢谢,他们已匆匆离开。
抢修车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备品备件。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忠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供电公司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职工将达到300余人,抢修班组全部车辆已经到岗到位,保证让百姓过上一个亮堂堂的春节。
保障供水万无一失
除夕夜晚上9点,记者来到市自来水公司一家普通的水厂,在远处鞭炮声的映衬下,厂区内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水处理车间汩汩的水声告诉我们,这宁静背后,自来水工作人员所肩负的重任。
“在水厂吃饺子过年已经习惯了,几乎所有职工都在水厂过过年,这是工作的需要。”供水调度中心的值班人员对记者说。
调度长郝君在除夕前整整忙乎了一整天,为公公、婆婆、丈夫和女儿准备好了除夕夜的饺子馅和各种节日菜肴,除夕早晨匆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安心投入了工作。
调度员谷涛的孩子才4岁,李艳伟的孩子才5岁,她们为了工作,连续几年都是在工作岗位上过的除夕,虽然带着对孩子和亲人的愧疚,但是为了工作,在辞旧迎新的鞭炮中坚守在供水调度的岗位上他们表示无怨无悔。
调度中心的老调度胡少武已经58岁了,身体不好,有腿疼的毛病,本可以在家陪着老伴和孙子过团圆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为了保证供水调度SCADA的正常运行,及时在节日期间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主动要求在三十晚上到总调度系统传输中心值班,确保信息传送万无一失。
夜渐渐深了,室外,附近居民电视机里春节联欢晚会的掌声和笑声不断传来,可水厂调度中心却十分安静,只有显示屏上的各种数据在不停变换。主任赵辉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他每一年都是在工作岗位上过的除夕。
据了解,为确保节日正常供水,除夕夜,我市8个水厂、4个水源、26个加压站就有35名供水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奋战在一线。
春回大地,龙腾瑞气。敲响龙年的钟声,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一年的奔波昨天止步,一年的忙碌变成幸福。此时此刻,我们喜悦,我们兴奋,我们满怀憧憬,期盼新的一年新上加新,喜上加喜,更上层楼。
饱蘸熠熠生辉的金粉,挥毫间,把酝酿了365天的祝福和憧憬,题写在火红火红的条纸上。金灿灿的春联高高粘贴在充盈着喜庆的家门上,也把对来年的希望和祝福镌刻在每个人心中。
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祝福家庭和睦幸福,祝福事业宏图大展,祝福民族振兴腾飞,祝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祝福社会和谐、春满人间……新年的希望沿着春联的韵脚向人们徐徐走来。
鞭炮声声,响彻耳畔,练就了日渐长大男孩的胆量,绽开了女孩脸上朵朵粉红的笑靥,爆出了人们心底美好的祝福。年夜饭前的鞭炮声,送出的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感恩;除夕夜零点的鞭炮声,是春天降临时最宏亮的宣言。
烟花漫天,绚烂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山城处处灯火辉煌,处处火树银花。各色烟花时而单发升空,扶摇直上,化作彩蝶翩翩、银星点点;时而万箭齐发,变为狂舞金蛇、漫天花雨,放飞人们对新一年的企盼。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团圆喜庆的日子,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聊着天南海北的趣事儿,边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浓浓的亲情荡漾在心间。
餐桌上摆满了收获,酒杯里斟满了祝福。一年的辛劳,一年的喜忧,一年的牵挂……所有思绪在相聚中得到了宽慰与释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春晚共团圆,举杯投箸间,欢声笑语时,暖暖的爱意在家人间悄悄流动。
鹊立枝头报好音,龙腾霄汉开新宇。辞旧岁,对似水流年依依惜别;迎新年,对锦绣前程无限憧憬。春敲起了战鼓,年吹响了号角,红红火火的日子红红火火的过,让我们带着希望与憧憬,披起春的霞光踏上新的征程!
记者 青龙 金城 翠昕 李敏 乔溪 思稳 佳宁 丽莉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