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 大义无疆——追记丰宁勇救落水儿童献身的见义勇为英雄葛明洋
2013-12-26   07时46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013年12月24日,在他的亲人们的陪伴下,葛明洋的骨灰安然而坦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庙沟村。到家的时候,已临近圣诞平安夜。


    寒风中瑟瑟摇曳的花圈上的朵朵白花,寄托着乡亲们如丝如缕的哀痛;夜幕里起起落落的飘动的挽联,昭示着亲友们如泣如诉的追思;村南小山上传来的一阵阵呜咽的松涛,也在为这朵年轻却过早陨落的生命之花叹惋。


    此前的12月22日,北京市密云县政府授予葛明洋“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称号,向其家属支付奖励金和褒扬金共计32.8万余元,并依据见义勇为救助责任险支付赔偿金10万元。目前,密云县已启动追认葛明洋为“烈士”称号相关事宜,并已报北京市政府审批。


    一个是河北丰宁的22岁的无畏青年,一个是山东德州的年仅8岁的儿童。在北京市密云县的一处鱼塘里,他们演绎了一场大义无疆的生死壮举。


    尽管这场壮举只有3分钟,在时光的转换中也只是转瞬即逝,然而,一个山里娃却用自己的精诚与果敢,诠释了生命的真正内涵与高度。


    12月7日,当大多数人远离工作疲惫,以各种方式享受周六的美好时刻,葛明洋,一个刚到申通快递公司密云营业部仅仅两个月的快递员,依然像往日一样地忙碌着。


    13点30分左右,他恰好来到密云县水源路小南门生态园附近送快件。电动车刚刚停稳,他就听到了两个孩子的呼救声。葛明洋迅速向呼救处奔去,看清鱼塘中挣扎的儿童,他来不及脱下身上厚重的棉衣,只是扔掉帽子,毫不犹豫地跳入鱼塘,游向落水的儿童。


    一起玩耍的同伴小林说,事发前,他同8岁的小峰、8岁的小晨在鱼塘边玩耍。小峰想洗手,先是一只手扒着鱼塘的护栏,另一只手伸向鱼塘,但够不到水面。于是便两只手一起往下伸,结果身子一滑,就掉到水里了。


    “‘快递哥哥’可能是听到我们的呼救了,从我们身后快速跑了过来,一闪就跳进了水中”。小林说。


    然而,跳入水中的葛明洋被鱼塘中的增氧机越冲越远,不一会他也开始呼救。小林说,“快递哥哥”呼救几声后,就沉入了水底。


    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葛明洋的音容已永远定格在他老家墙壁的相框中。


    1991年出生的葛明洋,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兵”。几年前,他曾报名入伍,但最终因腿部问题与军旅生涯擦肩而过。


    虽然没有当上兵,但葛明洋与生俱来的战士情结根深蒂固。201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葛明洋与他的姑父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快看,那里好像飘着一个人”。当他俩经过县内一个鱼塘时,葛明洋的姑父喊道。


    一个急刹车,葛明洋跳下车就冲进了鱼塘。就在葛明洋的姑父还没回过神的时候,葛明洋已经游到了那个人的旁边。当浑身湿漉漉的葛明洋从鱼塘游出后,他的姑父才知道,那只是一个被水泡涨了的塑编袋子。


    在父母眼里,22岁的葛明洋还是个孩子,可他其实已经是家里五口人的“家长”。


    “我的儿啊,你走了,让我们3大1小咋活啊!”葛明洋去世后,母亲王桂芹抱着儿子的遗物,哀哀欲绝,几乎每天不吃不喝不睡,仅靠药物维持着。如果没人看护,她就跑到路边,见人就拉住问:“你看见我儿子了吗?你知道我儿子在哪吗?”


    葛明洋一家除了父母、弟弟外,还赡养着腿有残疾、一直单身的大爷葛玉申。几年前,他的父亲干活时从楼上掉下,摔坏了腰,一直不能干重活儿。16岁的弟弟左眼天生有疾,视力范围不到两米。


    平日里,父亲勉强帮母亲种点儿地,母亲抽空蒸点馒头、包子卖,主要收入都得靠葛明洋打工。村里人都说,葛明洋没什么爱好,要说爱好,那就是干活。除责任田外,他家又租了十亩地,80%的农活都靠葛明洋。


    “就在来北京的当天上午,他还帮家里收了两亩玉米”。大伯葛玉申说。


    “我这侄子,心眼儿好着呢!”葛玉申站在窗边,拄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在家卖馒头,看见有孩子围着他转,他拿起来就给几个,这不是一回两回。”


    为了照顾家人,葛明洋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尽力节省。出事儿那天身上穿着的毛衣,还是好几年前他舅妈给的,早已经脱线、掉色了,他一直都没舍得换一件新的。


    每次挣到钱,他都会给弟弟买上2斤猪头肉。自己只留一点儿吃饭的钱,其余的都塞给父母。


    在密云做快递很辛苦。葛明洋每天早晨7点多出门,随便买个干粮边走边吃,中午从不吃饭,一直到晚上8点多送完快递回到表姐鲍秀彬家,才能吃上一口热乎的。但每次给家里的父母打电话,他总是笑嘻嘻的,“这儿好着呢,我也好着呢!”


    两个月,在岁月的轮回中还不到一个季节的更替,它却使一位年轻人从一名无人知晓的快递员到一位情动京城的英雄青年。


    12月7日下午两点多,家在密云的表姐鲍秀彬突然接到当地派出所的电话:“是葛明洋的家属吗?快来,他出事儿了”。


    鲍秀彬的脑袋“嗡”地一下,一片空白。稍作镇静,她骑上电动车就赶往事发地。


    鱼塘边、鱼塘里都是人,有人打捞,有人叫喊,有人痛哭。岸上平躺着一个孩子的尸体,是落水儿童的。救援队员还在打捞葛明洋!


    “明洋啊,明洋啊!”鲍秀彬几乎瘫倒。


    2点30分左右,葛明洋被打捞上岸。尽管双眼紧睁,但已嘴唇发黑,没有了生命迹象。鲍秀彬冲上去抱住了尸体。她无法相信,上午还活蹦乱跳的表弟,就这么没了。


    钱包、手机都还在口袋里,为了救孩子,他除了帽子,啥都没来得及脱掉就下水了。


    鲍秀彬回忆,当天上午10点,葛明洋还特意回家叮嘱患感冒的她好好吃药,没想到4个小时后,这一面竟成了永诀。


    鲍秀彬和她的丈夫张东杰都在申通公司密云营业部工作。10月2日,他们把在丰宁老家的葛明洋介绍到密云营业部当快递员。


    鲍秀彬记得,刚开始工作的两天,葛明洋因不熟悉密云县城的街道,急得抓耳挠腮,晚上10点多才能送完快递回家。然而不到几天工夫,张东杰就发现表弟“码件”比自己还快,最多时一天可以送150多个快件,晚上回来还经常帮助表姐在电脑上录入收发货信息。


    申通快递公司密云营业部经理陈先生介绍说,葛明洋话虽不多,但为人朴实憨厚,工作踏踏实实。


    在葛明洋运送快递的电动车把上,悬挂着一张硬纸板,葛明洋在上面用蓝色圆珠笔绘制了一张他所负责的辖区地图,车里留有一个巴掌大的便条本,记录着订单和电话。


    如今,见证着葛明洋见义勇为壮举的鱼塘已是波澜不惊。在他跳水救人的地点,一堆祭奠的已是散落的纸灰寄托着人们无限的哀思与缅怀。


    “这是密云多年来没有过的事情,况且是一个外地人,这种精神很可贵,很值得我们尊敬”。站在鱼塘边,目睹了英雄壮举的当地人感慨万分。


    事件发生后,北京申通公司召开紧急会议,总经理麻洪根亲自部署善后工作,先期从爱心基金中拨款5万元。同时,总公司决定将通过“申通慈善基金会”,资助葛明洋16岁的弟弟葛明然完成大学学业,并将对葛明洋见义勇为行为给予褒奖。当地派出所民警们也伸出援助之手,捐助葛明洋亲属现金2000元。


    随后,依照程序,密云县政府授予葛明洋“密云县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称号,并已启动追认葛明洋为“烈士”称号的相关事宜。


    葛明洋事迹同样引起国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和讯网、河北新闻网、新浪网、天津网等100多家媒体对此予以报道和转载。


    就在葛明洋的骨灰回到故乡之际,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在他的家乡为葛明洋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并为他的亲属颁发了褒扬和慰问金近20万元。并发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向葛明洋学习的决定,同时,启动了为葛明洋申报见义勇为称号的相应程序。


    卢云成 陈仲 吴晓旭 韩春明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