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亚冰
交友、聊天、看新闻、分享生活趣事……随着网络各类手机客户端用户数量的不断飙升,“朋友圈”的宣传力、影响力日益增大,很多人却瞄准“朋友圈”中的巨大商机,做起了身边人的买卖。
凭借个人相册的图片配上短短的文字,越来越多精明的小老板开始将眼光投向微信,将一家家零成本“微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记者发现,有的人频繁“下单”,但九成以上微信用户的“朋友圈”频繁刷屏,对推销商品感到厌烦。到底朋友圈里做生意是对友情的信任还是考验,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朋友圈里做生意“零风险”
“各类服饰韩国直发,欢迎各位朋友光顾转发!”刘女士在我市某公司上班,之前上网时注意到不少好友在微信里开起了“店”,衣服、化妆品、数码产品……应有尽有。刘女士觉得微信上开店属于零成本,并不用存货,先发点照片放上去,有订单了再和供应商下单拿货,稳赚不赔。于是她也尝试着卖起了服装。
“我的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女生,女生都爱美嘛,我相信我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刘女士说。短短一星期的时间内,刘女士就已成交了12单生意。
点进刘女士的微信,一串串的服装图片一连就是二三十条。“也有朋友嫌我刷屏太烦,甚至有的把我屏蔽掉,但还是会有朋友光顾我的小买卖。”
和刘女士一样,看准微信商机的大有人在。“平时总想赚点外快,但没精力去干别的,开淘宝店也太繁琐。”大学生小于也在微信中做起了生意,“卖卖化妆品、面膜什么的,一个月赚个千把块钱不是问题。”小于与记者聊天的同时,手握手机捣鼓不停,没一会工夫几条关于化妆品、面膜的微信已经发送成功。“很快就会有小伙伴主动上门咨询了。”
“生意圈”让人郁闷让人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各种代购、销售的信息越来越多,从奢侈品到日化用品,应有尽有。满屏幕的商品照片,一人一天发几十条的不在少数!”习惯没事儿刷会儿微信的王女士对微信中的营销模式表示很反感。“微信中的好友基本都是同学、校友、同事,绝大多数都认识的。虽然讨厌,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只好屏蔽了对方的朋友圈。”
随后,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有微信的市民,其中9位表示自己朋友圈中有营销好友,多则几十人,少则一二人。7人对此表示反对,“朋友圈是分享生活状态和乐趣的,是为了联络感情,好端端的一个私密交流圈子,现在都被各种代购啊促销刷屏,就像微博中间植入的广告一样,感觉太不好了。”微信用户朱女士说。
在众多反对朋友圈变身“生意圈”的声音中,也有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朋友圈中做生意的朋友,不要大量恶意刷屏,并且能推荐一些靠谱又实惠的东西就很好,省了自己筛选的麻烦,在朋友那买来的多少有些保障。”
质量和支付均无明确保障
如今,“生意圈”虽火,不过体验过后还是发现了不少硬伤。那就是“不是熟人卖的你不敢买。”
记者发现,相比传统的淘宝、京东等网络店铺,微信“生意圈”付款并不会介入第三方服务平台,只能通过银行汇款、支付宝转账等直接付款手段进行支付。也就是说,如果遇到卖家不发货,或者货品发生质量问题,就只能靠双方诚信度在线下解决了。
据市工商局12315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消费者私下里通过微信聊天与他人进行交易,一旦遇到纠纷确实会遇维权难问题。这些“微信商家”未办理任何相关证照,也没有实体店铺,双方之间的买卖属于私下交易,因此消费者微信购物很难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办法来解决。
(来源:和合承德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