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4/2018-04969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70号建议的答复
2018-09-28   10时17分 浏览次数: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70号建议的答复

穆剑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让国学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地走进农村基础教学课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能让孩子在少儿时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国学教育已日益为人所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已经纳入国家教材体系。国家把加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材是教育工作的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从2012年起,为加强对全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全国力量,历时五年,重新修订编写了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门学科的教材,正在逐步推广。到2019年,全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百万中小学生将全部使用部编新教材。语文新教材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例高达30%,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此外,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既有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等。还增设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并规定中小学诵读经典古诗词不少于240篇。这些内容的调整必将有效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我市教育部门也采取多种举措,切实加强国学教育。

1.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多轮多层次新教材教法培训,要求准确领会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编写意图,切实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挥好新教材的作用,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要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加国学教育内容,把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有机结合。从2013年开始,市教育局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规模的国学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国学教育的开展。倡导学校把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项目开设为校本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书法、象棋、剪纸、二胡、古筝、腰鼓、武术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学精髓融入学生身心。2012年,有全市各县区的19所小学被确立为省级国学教育实验校,承担着国学教育研究实验及示范带动的作用。

2.将国学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一是国学教育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结合,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上体现国学精华,如有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有的学校教风是“诲人不倦“,学风是“学而不厌”。二是国学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如以《弟子规》规范学生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三是国学教育与环境文化相结合。校园内、楼道里、教室中,张贴中国传统文化名人图片,介绍主要成就和高尚品质;讲述仁爱、诚信、忠孝的感人故事,展示适合学生理解的名人名言,等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早读、早操、午修、课前三分钟等时间,组织全体学生朗读、背诵传统经典,日积月累,人人过关,还定期组织全校规模的诵读展示活动。学生都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等传统经典。现在,很多县区学校都每年举办大规模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非常震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观。

虽然我们在国学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加强中小学与高校国学专家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科技,让大师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讲解,丰富和提升学生们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学教育师资匮乏的困难。您的建议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争取早日把这些好的建议变成现实。

最后,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8720

领导签发:赵相敏

联系人及电话:代兵,2130193

抄报:市人大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