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敏 通讯员 王雪征)丰宁作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非遗+扶贫”工作体系。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中外嘉宾一行25人到丰宁开展非遗考察活动,对丰宁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非遗进校园活动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以来,丰宁全县共建立了8个“非遗工坊”,吸收工匠和学徒240人,邀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周对每个工坊进行培训,全年累计举办培训100余次。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设立,能有效帮助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
非遗早已被丰宁第二小学引入课堂教学,该校通过技艺传承、学演学唱、编印教材、研学体验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10年来,培养了600余名掌握剪纸技巧的学生,其中包括一批优秀的剪纸小能手,学校还编印了《走进满族文化》校本课程,自创了漆画社团,成立了满族舞蹈、满语歌曲社团,编排了大型团体操《八旗雄风》。学生们为考察团展示了丰宁的国家、省、市级表演类非遗项目,受到考察团成员的交口称赞。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