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届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推出武烈河百公里旅游文化产业走廊
投资132亿元打造4个精品片区,推出承德博物馆、隆承国际大马戏度假区、莲花山景区、拾莓有稻农旅生态园等16个旅游新景区新项目,形成“一走廊、四组团”的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发展新格局,将双桥区、双滦区、平泉市、隆化县的秀美景色、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搭配文博演艺、科技体验等新鲜元素,相互补充、争奇斗艳,是我市推动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力作。
2、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再掀高潮
围绕庆祝新中国70华诞,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组织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承德迎新年音乐会”等4场专业演出,引导各县区、社会企业开展36场“高雅艺术进承德”大型文艺活动,极大提升我市整体艺术水平。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歌咏活动”,全年举办惠民演出1662场,吸引观众近85万人次,群众满意度和好评率大幅提升,文化演艺市场进一步繁荣兴盛。
3、承德“非遗+扶贫”新模式创全国范例
我市成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丰宁县成为全国十大“非遗+扶贫”试点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40余名代表来承专题考察;承德“非遗+扶贫”模式被国家文旅部在承德举办的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上推广,被文旅部在2019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活动中作为案例引用,在省“二路三区”旅游扶贫推介活动中重点宣传。
4、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稳中有进
重点推进文旅项目40个,其中亿元以上38个,完成投资113亿元。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称号,入选“避暑十大凉城”,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入选“爱驾者此生必驾三十六路”。双桥区荣获河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1世纪避暑山庄”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取得重大进展。兴隆山景区、七彩森林景区、中国马镇、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4家景区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评审。在2019河北省文创大赛中我市成绩名列前茅。
5、公共服务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承德县、围场县成为首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2019年河北省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中,我市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全部参赛选手均入选各工种“十佳服务员”行列,嘉和国际饭店等5家宾馆、旅行社在全省旅游质量大赛中屡创佳绩,在第七届河北省导游大赛荣获6项大奖,成功举办首届承德市金牌导游员大赛,行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6、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
承德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统筹管理市文化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市旅游监察大队。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基层全覆盖,“一线一网”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得到京津冀同业人员的高度赞许。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持续向好,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
7、承德市演艺集团焕发生机
春演艺集团组建以来,节目编排创新意、开拓市场见成效,经营收入实现翻番。成功打造“八进”“文化惠民进万家”“我们的节日”“诗画园博、多彩承德”等众多品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做到“出人、出戏、出效益”,实现“转起来、活起来、兴起来”,开启承德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征程,文化强市建设大幅迈进。
8、对外交流与区域合作签署多项协议,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与荷兰布雷达市签订《旅游文化合作意向书》,出访友好城市日本柏市和韩国庆州市,并达成文化交流合作意向,邀请庆州文化院友好交流访问团来承访问,组织41家韩国旅行商及“新时代同心行”澳门青年学习参访团来承考察,举办金山岭长城全球旅行商大会。签订冀蒙辽《城市旅游大联盟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承德——赤峰旅游合作备忘录》,与北京釜山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签订《外籍人口到承德市旅行合作协议》。向天津20家游客咨询中心投放各类宣传品近3万册,大力宣传推介旅游航线,开展“乘着高铁游承德”系列推广活动。
9、乡村旅游扶贫全面开花
推进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建设,荣登2019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获旅游扶贫年度典型案例。培育推广“首旅寒舍”等乡村旅游产业品牌,打造“两转三带”旅游扶贫示范景区。借助京津对口帮扶合作平台和河北省“二路三区”旅游扶贫推进会等对承德乡村旅游进行专题推介。组织1200户乡村旅游经营户与途家旅游网签订合作协议,承德市乡村旅游协会加入北方民宿联盟,多家旅游企业与云客赞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10、广播电视体系日臻完善
推进广播电视监管中心建设,市级广播电视信号监管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播电视安全保障工作。启动县区应急广播改造升级工程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围场县建成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系统,丰宁县在应急广播系统达到国家标准,双滦区、平泉市、承德县、滦平县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省“小片网”集中整治督察验收评比中获评优秀。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