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6/2020-24469 |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 发布机构: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砂石骨料资源合理开发 提高尾矿和矿山废石高效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功能定位,全面启动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举全市之力进行推进,通过综合运用政策驱动、典型带动、宣传促动、市场拉动等多种手段,推动尾矿及其他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由“低效、分散利用”向“高效、规模利用”转变,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尾矿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特别是利用尾矿制备新型建材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体系。
一、我市尾矿综合利用的概况
承德是矿业大市,多年的矿业开发有力的支撑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同时粗放单一的开发也形成了大量的尾矿堆积,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共有尾矿库870余座,尾矿累计存积量约30亿吨,此外,还有采矿剥岩、干选等形成的矿山废石约16亿吨,且每年还新增尾矿和矿山废石2亿吨左右。为解决尾矿给资源、环境、安全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近年来,承德在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工信部和省工信厅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2016年,承德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几年来实践证明,承德尾矿量大质优,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适合多元开发和多级利用。截止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施尾制备建材项目120余个,尾矿制备砂石骨料企业60余个,已形成涵盖墙体材料、路面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等10大系列50多种产品,年利用尾矿、废石及其他工业固废5500多万吨,全市砂石骨料年产能在1亿吨以上,产品远销津京冀辽蒙等周边省市建筑市场,成为我市新型建材的主体和生力军。其中承德新通源微晶装饰板材、宽城嘉瑞德低碳板材、金隅干混砂浆等中高端产品还走出国门,出口日本、巴西、委内瑞拉等;承德德厦生态渣透水砖被住建部列入《海绵城市建设先进实用技术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中,向全国给予推广,铺到北京长安街并远销沈阳、大同、石家庄、张家口等地,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理想产品。
二、尾矿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高点站位,科学确立路径。按照“规划先行,科学有序,稳中求进,进中求效”的原则,合理布局企业、项目和产品,实行全市“一盘棋”开发,立足市场,形成高中低档产品相配套的产业格局。委托山东科技大学编制了市县两级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对各县区重点矿区尾矿砂进行全面调查采样,先后给国家权威机构送样1000多吨,进行化验、分析论证,为推进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详实依据,并走访了国家工信部、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等多个部门,对尾矿综合利用政策、实用技术、市场现状及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对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论证,形成了有价元素提取,尾矿制备新型建材,尾矿砂农用、建筑砂石骨料以及尾矿胶结充填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突出政策支持,搭建发展平台。
省级层面,为支持承德尾矿资源开发利用,2013年6月份河北省政府印发了《加快尾矿库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明确了严格落实税收政策、省级技改资金重点支持尾矿开发利用企业、把符合标准的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矿山企业在税前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等七条措施,将承德作为全省尾矿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市,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推广。
市级层面,承德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11月印发了《深入推进尾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方案》和《2013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又于2013年6月经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入推进尾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决定》,在政策、资金、组织机构、考核等多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尾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推进落实方面,2015年8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部关闭186家粘土砖生产企业,既保护了环境,又为尾矿新型建材的腾出了市场空间,制定下发了《尾矿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将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的重大专项考核,与干部的任免和使用相挂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的来说,我市尾矿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突出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承德尾矿开发无论是在资源、区位、技术、市场,还是政策保障方面,都具有了成为大产业的优势条件,我市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通过广泛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政策推动,宣传促动,一大批尾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同时中高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续建项目抓投产,谋划项目抓落地,合理布局传统项目,重点发展中高端项目的原则,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丰宁县河北恒钏建筑材料公司总投资4.5亿元,年产80万立方米微晶发泡陶瓷板材项目建二期建设 ;宽城承德新通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微晶系列制品项目二期年产20万立微晶发泡陶瓷项目争取年底建设完成建设。
(四)突出产品研发,拓展应用领域。
为强化科技支撑,我市与河北省信产投、北京金隅集团共同组建了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9项,市级4项,主持国家行业标准10项,拥有专利15项,有力地促进了尾矿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研究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三类新型产品,无论在市场前景、技术指标、实用性能等均优于同类,有的可填补国内空白。如:德厦公司用尾矿替代粉煤灰、钢渣成功开发出透水路面砖,经检测,透水率每分钟可达500—800毫升,高于国家标准,该产品已获国家专利;宏鸣公司委托研发的外墙保温材料,达到国家A级保温材料标准,有些参数优于国际标准,且每立方米不超过200公斤,产品运输半径可延长至1000公里;新通源公司和河北恒釧微晶装饰板材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尾矿新型建材制备水平。另外,为加强技术创新和交流,2016年成立了京津冀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了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市住建部门还组织编制了《铁尾矿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这一国内首个铁尾矿混凝土骨料地方标准2014年8月18日经省住建厅发布。
(五)突出宣传促动,积极开拓市场。2015年以来,市工信局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在北京、天津以及省内其他城市举办了多次有当地开发商、建筑商、设计单位、承德尾矿综合利用企业等多方参与,以尾矿产品为代表的承德新型建材产品推介会和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廊坊“5.18”新兴产业展览会、白洋淀“美丽乡村”观摩会、2019年“京交会”上,我市专门设置了尾矿开发利用产品展区。另外在CCTV-12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也多正面宣传报道了承德尾矿综合利用工作。同时在本市通过新闻频道广泛开展了尾矿新型建材推广宣传月活动,通过各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承德尾矿开发利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三、尾矿综合开发利用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环京绿色砂石骨料基地建设,实现尾矿大宗利用
1.加快环京砂石骨料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砂石骨料项目。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单北京市砂石需求缺口就达1.1亿吨左右。我市拥有丰富的矿山废石、尾矿等二次资源,是制备绿色砂石骨料的理想原料,合作建设绿色砂石骨料供应基地是共赢利民项目,既能够有效保障京津两市工程建设长期稳定需求,又切合我市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为我市尾矿和矿山废石的大宗利用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这将是我市未来几年实现尾矿大宗利用的重点工作。2019年按照《砂石骨料绿色生产和运输评价标准》,全面启动并完成滦平、丰宁、宽城三个大型环京绿色砂石骨料供应基地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供应北京砂石骨料3000万吨左右。远期陆续在兴隆县、隆化县、承德县布点砂石骨料基地项目,最终根据北京、天津及本地市场需求,达到每年5000-6000万吨的供应能力。
2.破解我市砂石骨料进入京津市场的价格和运输瓶颈难题。当前制约承德尾矿砂石骨料进入京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运输问题。积极与北京市住建委、北京铁路局、中国砂石协会、北京混凝土协会、砂石使用单位的对接,研究商榷承德绿色砂石骨料进入北京的价格、运输等政策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内,协商打破地域界限,出台互惠互利的政策,在运输上试行“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作用,加大在承德市境内货运铁路场站项目建设和投入,推进砂石骨料公转铁运输和利用专用集装箱装载运输,力争到2020年,承德建筑砂石的运输基本具备公转铁的条件。同时加快谋划、推进砂石骨料基地与货运场站专用铁路线建设,减少公铁倒运,逐步实现砂石骨料公转铁绿色运输。
(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机遇,深入推进尾矿制备新型建材产业发展
1.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以科研院所为主,企业为辅的联合研发格局,不断提高研发平台、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小试、中试能力,突破一批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凸显本市特色的新型建材产品,不断提高我市建材行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聚焦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化经营,根据有关县(市)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带动产业化发展方面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加大尾矿新型建材项目的引进工作,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统筹考虑尾矿位置和交通区位,合理布局项目。通过加强项目引进,培育优势骨干和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小规模低端利用企业的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优势。加大对承德德厦、承德新通源、平泉天罡、河北恒钏、围场兴源、承德振龙、承德绿建、隆化金富达、隆华泰山石膏、承德金隅10家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使我市尾矿绿色建材产业真正形成规模。
3.瞄准市场需求,提供适销对路产品。紧紧盯住市场需求上项目、做产品、拓市场。一是以消纳尾矿为主,发展高掺量利用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逐步形成符合建筑结构体系特点,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质量优良,配套齐全的新型建材体系。二是根据国家“海绵城市”、“管廊城市”等产业政策,重点推进节能保温、高强防火、绿色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尾矿新型建材产品。重点发展质量轻、强度高、多功能、复合型自保温新型建材产品。通过改进产品外型尺寸、孔型及排列方式,开发推广高孔洞率、较低导热系数和自保温体系的新型建筑材料,以适应节能建筑的要求。三是发展高端尾矿新型建材产品。实施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既要最大程度的消纳尾矿砂,降低尾矿排放和贮存对环境、安全、土地的不利影响,又要实现产值、利润最大化,打造接续替代产业,而高端产品就是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出台政策,对尾矿微晶装饰板材、尾矿微晶发泡陶瓷、透水路面砖、高强度陶粒、尾矿低碳板材、自保温砌块等高端产品项目加大奖补力度,鼓励引导更多企业投资建设尾矿制备高值高端产品项目,促进产业的提档升级。
4、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要做强尾矿制备新型建材这个“大产业”,就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对接京津及雄安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与国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的对接、交流与合作力度,宣传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等,重点针对能够填补我市空白、市场前景看好的新型建材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通过招大引强、筑巢引凤、合资合作等措施实现借力发展,带动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5.发挥协会和研究院作用,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依托现有研究中心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建设尾矿综合利用企业研发中心,帮助企业提升科技水平。二是新型建材产业战略合作平台。以承德市尾矿综合利用协会为主导,发挥协会及京津冀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作用,搭建新型建材产业战略合作平台。三是产品交易平台。依托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协会和河北睿索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承德尾矿新型建材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实施“互联网+新型建材”工程,打造立足本地,辐射京津辽蒙的尾矿新型建材仓储、交易、信息发布和产品展示中心。四是质量检测平台。以协会和研究院为载体,积极推动国家、省级尾矿新型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推动以协会和研究院为主体的服务平台成为集行业标准制定、质量检验检测、科研和仲裁为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服务平台,积极争取更多产品列入国家、省级推广目录。
6、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引领效应 。强化本土品牌的培育、宣传与推介,根据市场需求,研发适销对路的尾矿新型建材产品,着力打造以无公害、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的“承德尾矿新型建材”整体品牌,由市工信局、市住建局牵头设计“承德尾矿新型建材”整体品牌形象,注入品牌内涵,提出宣传口号,注重借助媒体、会议、会展、汇报、企业等多种形式扩大品牌影响力。今后举办会展、组织企业赴外地参加各种展会、推介会、对接会等,均以“承德尾矿新型建材”整体形象出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知名企业,宣传知名企业家,打造知名建材园区,建设尾矿建材知名城市。
(三)加大推广力度,拓展尾矿新型建材的市场应用
1.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三个市场。一是将符合标准的尾矿新型建材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范围,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的交通、水务、市政、园林、住宅等建设项目,在满足建设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我市尾矿新型建材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尾矿新型建材产品。同时,积极协调地方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使用我市的尾矿新型建材产品。通过示范工程引领,提高尾矿新型建材在城镇市场的占有率;二是在政府主导的承接美丽乡村和移民搬迁等项目建设,包括自然村沿街民居改造及景观、停车场建设、集市及商业综合体建设、景观雕塑及设施中,打造应用尾矿新型建材产品进行集成化、配套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三是以北京通州新城建设、雄安新区建设、迁安等地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开拓外阜市场。定期在京、津地区组织尾矿新型建材产品产销对接会,帮助生产企业真正与利用企业进行对接,推介新型产品,扩大销售面,拓展承德尾矿新型建材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发改、住建、公安、水务、市场监督、环保、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对我市2015年《关于禁止在城区内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2016年《承德市新型建材产业推进方案》、201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新型建材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三个文件落实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同时,为促进尾矿新型建材和传统建材产品的更替,研究对尾矿新型建材生产企业或使用尾矿新型建材产品的建筑工程给予适当补贴。
3.坚持多措并举,推广应用尾矿建材产品。一是积极搭建信息宣传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积极搭建尾矿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与建设、设计单位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尾矿新型建材产品的发展动态及相关技术性能指标,为尾矿新型建材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保障。二是以建筑设计为引导,加大尾矿新型建材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贯彻落实2019年1月1日施行的《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建设项目在设计中应优先选用符合要求的尾矿新型建材产品,推广应用利用尾矿制备的绿色砂石骨料。三是积极争取河北省住建厅支持,加强与北京相关部门沟通,将我市主编的河北省《铁尾矿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互认互通。四是深入落实承德市政府与北京市住建委签署的《建材供应和使用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2020年前,北京市除固体废物利用以外的其他建材企业要全面关停北京市每年建筑材料和建材新产品用砂、石量可达1.6亿吨左右,北京市区域内有3000万吨供应量,每年有大约1.3亿吨的缺口。北京市每年有大量的墙体材料需求,而北京市部分墙体材料生产企业陆续向周边地区外迁,这为承德市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020年 8月4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