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企户保”:融来“资金水”养活“产业鱼”——“看老乡·问小康”“环京津贫困带”脱贫户那些事系列报道之一
2020-12-19   09时13分 浏览次数:

写在前面的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区域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并强力推动。


环京津地区贫困问题由来已久。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概念。在这一区域,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就占了10个。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京津冀协同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2020年,呈“C”字形环绕京津周边,隶属河北省承德、张家口、保定3市的“环京津贫困带”上的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数百万贫困人口划时代地摆脱了区域性绝对贫困。


“环京津贫困带”上的老乡们是怎样脱贫的?小康的成色如何?他们有啥心里话?


走村串户看老乡,账里账外问小康。2020年岁末,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走进承德、张家口、保定3市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唠家常,听心声,探新貌。


即日起,本网推出“看老乡·问小康”“环京津贫困带”脱贫户那些事系列报道,旨在以“一带之变”窥“全域之兴”,以“小家脱贫之策”见“大国扶贫之略”。


今天,本网记者带您走进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承德市隆化县东风村陈秀文和张家口市康保县道北村周学丰家中。


本网记者 刘春雨


12月15日,冀北大地积雪未消。


碾过薄雪,掠过山岗,从隆化开往围场方向的小巴车在公路上前行。


“赶集去了,现在赶着回‘小蒙’车间上班呢,明天还有一个大订单。”


“大姐,您说的‘小蒙’车间是咋回事,能跟我说说不?”


得知记者来意,大姐热情招呼,“去我家,听我说说心里话”。


大姐叫陈秀文,今年50岁,家住承德市隆化县东风村,2013年年底被识别为该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早先,陈秀文的丈夫闫胜安一直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挣钱,陈秀文在家侍弄7亩地,照顾儿子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2013年,丈夫患上高血压、脑梗合并尿毒症入院治疗。


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还欠了10多万元的债。


“透析费用一次就是好几千,拿着账单的手直哆嗦。”丈夫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一夜工夫,陈秀文就愁白了头。


“嘎”,小巴车停在东风村村口。


塞北的冬天冰冷刺骨,踩在碎星般的积雪上,咯吱作响。陈秀文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心中好像有一团火。


“多亏了‘政银企户保’,我如今既是股东又是员工,年底分红3600元,月工资2000多元,一年到头纯收入将近3万元,过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喽!”陈秀文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5年,承德市以隆化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银行、农业企业、贫困户、保险公司”五位一体的“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


“政”——政府搭台增信,整合涉农资金建“资金池”,设立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基金;


“银”——银行“竞争”择优,县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承德银行四家银行降槛、降息、降费放贷;


“保”——保险公司把降息部分转为保费,与涉农保险捆绑,设立保险“资金池”,保险公司承担80%的风险,基金和银行各承担10%的风险;


“企”“户”——企业和贫困户实行龙头企业联户共用低息贷款,贫困户以贷入股、以股分红。


“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不仅使银行、保险机构获得相应收益,积极参与,更使农业企业和贫困户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陈秀文成为东风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5年,陈秀文加入村民王志刚的“苔山伊水”豆制品加工项目,和刘晓福、张凤云、郭宝琴等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贷50万元低息贷款。从申请到拿到贷款,只用了15天时间。


“说实话,干活咱不怕累,但贷了款,万一有个闪失,还不上可咋办?”村干部的一席话让她放了心:“政府搭台、银行参与、保险兜底,你怕啥?”


钱“送”来了,驻村干部不忘“添柴旺火”:教技术、搞培训,帮助开拓市场、联系订单,“小蒙”豆制品生意蒸蒸日上。如今,承德市区的大型超市中,近八成的手工豆制品都出自陈秀文和工友之手。


几年下来,陈秀文做得一手好豆腐。一技在身,劲头十足。


我们边说边走,那些“热火朝天”的画面好像跳舞的精灵,一路跟着我们,来到陈秀文家。


一排镶嵌着白色瓷砖的大瓦房窗明几净,红色的蟹爪兰开得正欢。丈夫刚吃过午饭,角瓜炒肉片、南瓜米饭,给妻子的那一份在锅里热着。


陈秀文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色的糖盒,打开,一个红色的小本本——《扶贫手册》静静地躺在里面。


“村级光伏电站增收3000元,年底企业分红3600元,政府全额资助医疗保险3人共计660元,医疗门诊报销17次,总费用34086.83元。还有孩子上初中的‘两免一补’按季度领取,丈夫的残疾人补贴……”


《扶贫手册》上,一个个数字、一个个红手印,印证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落实。2019年,她家成功脱贫出列。


说话间,家庭签约医生张富全打来电话,要给老闫免费测量血压,他一会儿就到。


“‘政银企户保’,脱贫是个宝。”陈秀文把在集市上新买的棉衣放进柜子,一抹红霞飞上脸颊,“有‘靠山’创‘金山’,国家让咱脱了贫,以后更得加油干。”


离开东风村,阳光正好。


记者手记:


贫困户贷款难一直是脱贫攻坚的“拦路虎”,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困扰各级政府多年。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大关键问题,承德隆化创新“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通过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保险兜底,多方联动,有效解决了“贷给谁、谁来贷、怎么贷、如何还”等关键问题,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以金融促动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的新路,打通了精准扶贫脱贫“最后一公里”。


2017年,“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据统计,承德发挥“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平台作用,2020年全市新增贷款1.7亿元、4039户,5年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5亿元、17543户。


有事干,有钱赚。授人以“鱼”变成了授人以“渔”。直补为撬动和贴息,极大地激发了“陈秀文”们的内生动力。


在采访中,陈秀文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这表情,就是这种模式成功的最好证明。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