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林海娇)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口罩被快速生产出来。包装流水线上,几名工人正在分拣整理刚出产的口罩。车间的另一边,全自动缝纫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从剪裁、扦边到缝纫,几十名工人忙碌着,一卷卷洁白的无纺布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套套防护服。这是记者在承德梵纳瑞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车间看到的场景。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口罩、防护服生产线,工人们正在进行防护服的前期工序制作,待无菌车间、消毒设备全部验收后,对前期防护服及口罩成品进行环氧乙烷消毒解析即可进行产品检测,正式上线后,可年产防护服100万件,年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3000万只。”承德梵纳瑞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慧敏告诉记者。
据了解,承德梵纳瑞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急需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紧缺状况,该企业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积极调度企业转移产能,火线生产急需的防疫物资。
其实,早在1月28日,安慧敏就接受市政府委托,利用本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资源优势,通过自营进出口渠道从韩国紧急采购了总价值30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暂时缓解了我市医用防护用品的需要。也是从那时起,安慧敏决定转产防护物资生产。“企业不仅要挣钱,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公司有能力、有条件解决防护物资难题。”安慧敏说。
转产医用口罩、防护服,面临生产资质、厂房、设备、原料、证照等一系列问题。不过,该企业没有退缩。他们充分利用公司母体企业现有的厂房及相关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与中仪英斯泰克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年生产100万件医疗防护服、3000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项目。安慧敏说,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企业稳产、增产、扩产。于是,新的生产厂房和车间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了。截至目前,厂房已经改造完毕,无菌车间已进入收尾阶段,生产线已就位并调试完成。企业进入生产后,防护物资将优先供应本地复工复产企业,同时也尽量满足国内需求。此外,企业也在加紧申请CMA认证、CE认证和FDA认证,争取尽快获得出口资质。“接下来,我们还将争取进一步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希望更大程度上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张问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安慧敏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