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乔溪
在一片秀丽的田园间,白色的飞机从承德普宁机场起飞,伴随着渐渐远去的山水风光,承德市民的出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下班机场集合,妈炖上驴肉了,下飞机还能吃上热乎的。”杜女士一边欢欢喜喜地订着飞往石家庄的机票,一边给爱人打着电话。“从石家庄嫁到承德10年了,以前每次回娘家坐汽车要折腾6个小时以上,坐火车要10多个小时。现在,有飞机了,下班就飞,到家还能吃上妈妈做的饭,日子美滋滋。”杜女士高兴地说。
2017年,承德机场首航成功,仅7个月旅客吞吐量就达到14.7万人次,创造了省内支线机场通航首年吞吐量最高纪录,这在华北民航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去年,航线进一步优化,旅客吞吐量达42.4万人次,平均客座率82.58%,航班正常率达到93.3%,位居全国前列。
民航的开通不但畅通了本市百姓的出行,还使我市中远程客源市场实现了新突破,经石家庄机场中转的中远程客源尤以长三角地区最为明显,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游客增幅较大。
短短3年,普宁机场已经成为我市最重要的“空中走廊”,累计吞吐量超100万人次,共开通12条航线,通达14个知名城市。乘飞机出行,已成为我市市民长途旅行的首选。
为了提升机场承载能力,普宁机场启动机场二期改扩建工作,已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将新建20000平方米航站楼作为国内航线使用;现有5000平方米航站楼向西扩建至10000平方米,楼内进行海关、检疫等国际流程改造,作为国际航站楼使用。增加6个C类机位,并建立口岸,让我市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城市。
在“空路”更加便捷的同时,我市的地图上,一条条新路将市域交通网织得更加密实。
截至去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492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整体路网已实现市区到首都及周边城市、市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县城到主要旅游景区运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交通圈。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区)、联通外埠的“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
伴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市旅游业也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自驾游、乡村游风生水起。去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数全年平均增长率为14%。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已成为仅次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的旅游选择,逐步成为了我国北方自驾游的黄金路线。
城市高速路快速发展,农村公路也一路“狂奔”。去年,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9946公里,全部行政村实现“村村通”。今年,全市已建成农村公路510公里,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预计年底前可再建成120公里,为全市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基础保障。
“以前,夏天一脚泥,冬天一脚雪,道不好走,去家里的庄稼地都犯愁,就更别提往外销售了。”丰宁大滩镇石板沟村村民王晓峰对记者说。今年,村里已经修好了6.2公里村主路、2.3公里村巷道,直达王晓峰的田里。“路好走了,不但去地里干活方便了,去镇里也快多了,现在村里的贫困户都去马镇和周边酒店、农家院打工了。”王晓峰笑容灿烂地说。
“老伴,咱去尝尝沈阳正宗东北小烧烤,再去看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吧。”退伍军人杨大爷和老伴开启了沈阳红色之旅。“现在有高铁了,安全便捷,不用子女开车,咱也能安心地出去溜达溜达了。”杨大爷得意地说。
2018年底,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正式开通运营,给我市市民带来了新的出行体验。京沈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预计2020年底全线通车。全线开通后,承德至北京运行时间将缩短至40多分钟。日前,京沈高铁北京段控制性工程——跨五环路大桥完成精准就位。
今年暑假,赵女士一家过得丰富多彩。一家三口乘飞机前往广州长隆游玩,父母坐高铁到辽宁走亲戚,弟弟一家从石家庄自驾到围场坝上避暑。她高兴地说:“家门口天上地下条条大路通畅,咱百姓出门,想坐啥就坐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