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4/2022-24661 |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发布机构: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民建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期间全力全力推进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关注和厚爱。
一、面对疫情影响,积极应对,在困境中求发展。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市旅游业收到严重冲击,根据省文旅厅指示,疫情期间关闭了所有开放A级景区,随着气温回升,国内疫情态势基本向好,我市51家A级景区逐步开放,现已开放景区18家,2021年后,接待人数呈上升态势,旅游收入也稳步回升,针对疫情期间全市关闭文化旅游场所、取消停办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各景区也在借助清明节、五一黄金周等契机,开展赏花、观景、游玩等系列活动,其中具有代表性有2021年承德赏花季暨第九届金山岭长城杏花节(活动时间4月2日至18日)、承德旅游品牌宣传日,通过活动向参加活动的市民赠送门票,拉动市内旅游消费。此外,我市首次推出了文化旅游惠民年卡,集结多家有实力的景区入驻,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出多种类型年卡,精准定位,民商互惠。
二、把握“十四五”规划契机,主动探索承德旅游发展新方向。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我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一季游”向“四季游”的转变,特别是冰雪游,作为我市旅游金字招牌生态资源,吸引力较强,首屈一指的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金山岭长城景区、兴隆山景区等,随着高铁的开通,游客来承旅游有了更丰富的出行方式,这无疑是对承德旅游的一次助力。
三、强化“旅游+”,全产业全方位融合。各县市区紧抓承办全省全市两级旅发大会、各种旅游文化等节庆重大机遇,“以开工促建设,以建设促投产,以投产促增效”,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做好“旅游+”大文章。以“业态创新”为突破口,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商旅融合、体旅融合”五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全市各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了旅游产品,努力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文化:加快建设休闲文化街区、特色民俗民村镇、红色文化旅游区。围绕弘扬“塞罕坝精神”,改造提升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展览馆”,使内部展馆变成游客必看的节点。围绕清代历史文化,推出了《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木兰秋狝大典》两台实景演出,围绕满族蒙古族文化,推出了《帝苑梦华》《满秀》两台旅游文化节目,围绕马文化推出了《满韵骑风》旅游文化演出。5台旅游文化演出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夜生活。旅游+体育:大力发展具有时尚和消费引领的项目,持续举办承德国际马拉松、滦平长城徒步大会、丰宁马背嘉年华、御道口全国雪地摩托车大赛、御道口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金山岭国际滑雪度假区一期6条雪道将于2020年冬季试运营。旅游+农业: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强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型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中美友谊示范农场、西沟滦熙梨、金沟屯花海小镇等项目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业态。旅游+康养产业,华熙健康美丽小镇等一批康养项目,集诊、疗、养、游、玩、住多功能于一体。通过生态度假、养生农业、乡村民宿三个主要途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精准扶贫。旅游+商业:发展旅游商品专营专卖店,建设物流综合性商业平台,推动免税店和旅游自由购物区建设。
四、“云承德”打造,用高新技术助力承德旅游发展。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APP、影视植入等新媒体、新技术,利用国外的推特、脸书等自媒体,发挥“短、平、快”传播优势和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优点,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宣传推介格局。承德旅游官网、微博、微信、手机APP不断优化,内容不断丰富;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智慧化投入逐年增多,水平不断提升。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完成承德旅游电商平台——“全承游”,已连通本地涉旅企业2000余家,为旅游商品销售开辟了新渠道。各县市区基本建有大数据中心,丰宁县,兴隆县的智慧旅游系统目前也已上线试运行,宽城县开发“手游宽城”、宽城APP平台建设。现阶段我市两家A级景区整在积极开展此类项目,金山岭长城景区依托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已开始着手打造数字再现工程。该项目由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金山岭集团负责,借助省定建设建设河北省长城数字云平台和长城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长城”。目前,金山岭长城景区在线直播平台、智慧景区、央视5G高清直播平台等数字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待省级平台建设完成后,完成与省级网站、手机APP等平台的对接工作。
五、实施乡村振兴。一是乡村旅游推出示范新品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在持续推广“首旅寒舍”“乡下咱家”“唐乡”“柳塘人家”等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两转三带”旅游扶贫示范景区、示范村20个,开展“承德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培育巾帼乡村旅游示范点36个。组织乡村旅游培训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兴隆县诗上庄村、宽城县马架沟村等13个村(贫困村4个)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位列全省第一。二是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展顺利。我市承办的河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通过打造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景、道、镇、村综合推进,乡村旅游专业村和巨线型旅游经济带统筹发展,促进百姓就业增收,辐射带动了坝上、坝下周边地区49个乡镇、395个行政村发展,助推6.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大会推动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牧家乐340家,带动坝上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人均增收6000元。广大农牧民通过景区带动、企业帮扶、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等多种形式,加快了脱贫增收步伐。我局与避暑山庄旅游集团合作,高标准编制《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同步创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确定了10个专项行动,率先打造的13个样板村。累计投资2亿多元重点建设围场猎苑满乡组团6个样板村,道路拓宽改造、污水管网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六、发挥联动优势,聚力共同发展。按照“一核、两带、五大板块、六个旅游度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核心景区的产业支撑和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重点实施50个A级景区创建提档升级工程,引领全市29个重点项目、8个特色小镇、10大美丽乡村片区和50个精品旅游村,打造“龙头带动、精品拉动、景区联动、片区互动”的四级联动全域旅游空间布局。重点推动金山岭长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兴隆山、马镇等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30个增加到50个。依托我市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地理地貌特点,按照“小骨架、高颜值、精致独特”的标准,重点打造15个特色旅游小镇。小镇建设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重点扶持滦平金山岭滑雪小镇、围场猎苑小镇、丰宁大滩马术小镇、隆化热河温泉小镇、兴隆诗上庄文化小镇、兴隆观星小镇等。将隆化县七家镇和茅荆坝乡、平泉市柳溪镇、兴隆县雾灵山镇、双滦区偏桥子镇、围场县御道口乡和哈里哈乡、承德县新杖子乡建设达到全域旅游乡镇水平,双桥、双滦、滦平、兴隆、围场、丰宁率先建成全域旅游县区。
七、培育旅游新产品。对接京津冀巨大的客源市场,顺应旅游休闲消费多元化趋势,落实国家旅游用地相关政策,优先保障旅游用地,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品味较高、服务优质的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新产品、新项目,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服务。每年完成文化旅游康养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投资300亿元以上,形成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演艺娱乐、马术马业、温泉体验、冰雪运动、自驾露营、徒步探险、乡村旅游、低空飞行、中医中药、研学旅行、研佛禅修等一批旅游新业态。依托我市良好的环境条件,发展养生养老旅游,鼓励民间资本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旅游设施,严格落实老年人等群体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研学旅游,支持各县市区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名胜古迹、大型公共设施、工矿企业等建设一批研学旅游基地,鼓励对研学旅游给予价格优惠,支持金山岭长城、塞罕坝、董存瑞烈士陵园等景区建设研学旅游目的地;依托普宁寺发展研佛旅游和禅修旅游。
八、发动人才优势,探求承德旅游新方向。承德文化底蕴深厚,融合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在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如此,这些文化遗产的代表以及传承人也正用自己的特长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具有承德特色的文化产品,借助省文旅厅组织的文创大赛,将好的作品呈现到更大的舞台,对于承德旅游业的推介起到有效的作用。人才方面我市的各大高校院校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正在不断发光发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承德地方资源、旅游资源等相关的研究中心,组建了避暑山庄文化国际推广、承德文化旅游规划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也吸引了不少旅游相关的人才在我市扎根,无论对于承德市旅游业未来发展还是旅游产业推进转型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重道远,希望您对我们工作持续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深切盼望您的帮助和指导。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