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1-29968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1263号建议的答复
2021-11-29   15时02分 浏览次数:

张树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校内外安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最健康的地方,校园安全

社会关注度高,学生安全事关亿万家庭、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市教育局历来把保护校园安全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重点开展了七项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校园内外学生安全。

一、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专项整治

以推进校园“三防”建设达标,强化基础保障;加强校园及门卫安全防范,切实提高对恐怖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附近学生的疏散与看护工作,降低风险隐患为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按照《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及装备技防设施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求学校根据学生人数聘用一定数量的专职保安或18—50岁男性安保人员;在门卫室配备橡胶保安棍、防割手套、防刺背心、强光电筒、钢叉等安保器械;在校门口设置隔离栏、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或周界红外报警及与公安机关联网的一键报警装置,做到第一时间报警,确保警力迅速到位处置。二是为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安全,公安部出台了八条措施,加大校园及周边治理力度。学生上下学、放假返校等重点时段都有警力值守,增强了警力配备,增加了巡逻频次,加强校门口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同时,在校园周边复杂地区设立了警务站,做到一分钟出警。三是学校制定并落实门卫管理制度,做到专人值守,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和车辆审查登记制度,加强对进入校园人员、物品的安全检查,严防无关人员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要定时对校内重点部位(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实验室、校门口等)进行巡视、巡逻,寄宿制中小学校要加强夜间校园巡查力度,加大对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的巡查频次。四是错时上下学,避免拥堵。各学校根据实际,合理安排上下学时间,提前中午上学前开校门的时间,加强对学生上下学行为教育,避免其在校门口长时间聚集;鼓励学生家长轮流参与校园周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充实安全值守人员力量;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反恐防暴”安全演练,切实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和学校应急处置效力。

二、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对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监管取得实效,确保安全规范运行;做好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整治为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明确责任,严格内部管理。切实落实学校校长自有校车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明确主管负责人和具体负责人,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对用社会车辆接送学生的学校,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切实抓好源头管理,严格做好学生交接、车辆隐患排查、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做到计划、师资、读本、课时、考核“五有五落实”;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将交通安全列入师资培训内容,宣讲国家《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河北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管理者知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三是进一步规范校园交通秩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学校门口和学生比较集中的交通路口设置或完善醒目的警示牌;特别是繁华路段学校要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在上下学时段安排交警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并指派人员协助维护学生交通安全;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在校园内施划交通标线、标志、标牌,规范外来车辆入校行驶速度、位置等。四是积极协商或主动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监管,摸清各类车辆底数,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解决重点、突出安全问题和隐患。

三、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学生欺凌防治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局面,推动形成学生欺凌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为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明确工作机构。各级教育部门都有明确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负责人和联系人,并利用官方网站、信箱、公示栏等方式予以公开。二是建立完善制度措施。各中小学校都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明确学校相关岗位教职工(特别是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细化调查处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时间严重程度和教育惩戒欺凌实施者、安抚保护欺凌受害者的具体流程和办法。三是扎实做好事件处置。要求各中小学校切实做好日常学生欺凌事件的排查,并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进行认定。对发现的欺凌苗头或事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教育或惩戒等不同方式及时化解,并做好受侵害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最大程度地减轻其身心影响。四是强化部门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推动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落实职责分工,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实现共同治理。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以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健全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消除安全隐患,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儿童饮食安全为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的重要内容,每学期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学校100%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二是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自查。落实“五个严禁”,严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违规采购加工“地沟油”、“三无”、霉变食品、发芽土豆、四季豆、鲜黄花等高风险食品;严禁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冷食类制售;严禁超剂量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校内商店向学生出售劣质食品和对孩子健康无益食品。三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监督管理,定期对开展食品抽检、经营资质审查、人员管理等工作进行督查;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四是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城管等部门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小摊点的检查和巡查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的食品小摊点和校门100米范围内经营的食品小摊点;教育引导学生不到无证摊点就餐,不购买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

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动员,形成合力,通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督促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推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全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目标,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安全基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和集体宿舍取得相关许可证照,确保有关人员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等问题。二是配齐消防设施配备。按要求配齐报警、喷淋、灭火、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所有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持良好状态;确保学校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消防车通道保持畅通。三是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河北省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指导学校加强师生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严格落实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培训教育。四是加强供电安全管理。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超负荷用电、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按照相关要求安装漏电保护器,规范布置配电室,配齐配全电工安全用具;每学期要集中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用电、用气消防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学校实验室、食堂等配备特殊设备的场所进行安全检测;要求学校对食堂各种明火炉灶及切菜机等各种器械设备使用明确专人负责;联系专业人员定期对取暖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于取暖期前对司炉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确保冬季取暖安全。

六、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处置能力

 为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应急避险教育与预案演练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根据教育部等十部委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河北省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地域、季节等特点,要求各学校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避险教育与预案演练活动,丰富师生的避险逃生知识,提高师生的避险逃生能力。

 目前,各学校及幼儿园都制定了应急演练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消防、地震逃生、防踩踏、公共卫生、防暴力侵害等各种类型的演练活动,保证每名师生至少参加2次以上演练。为切实做好演练工作,我们还要求各学校不断健全完善演练预案,从工作原则、职责分工、紧急疏散路线、信息报送、善后处置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应急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学校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演练活动存在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切实做到演练有专业指导、有演练预案、有过程检查、有事后总结、有信息反馈,达到提高师生防范风险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七、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明确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各学校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规范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排查消除学校实验室化学用品、食堂燃料等物品安全隐患,有效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学校危化品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食堂等场所管理人员职责,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职培训。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危化品储藏室做到防盗、防水,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制度;实验室建立完善化学品试剂储存、领用管理台账,确保危险化学品的进、出及余量之间统一,账上的余量与实际库存量一致;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是否设立醒目标识牌。三是定期对食堂燃气储存钢瓶的使用年限及年检情况、燃气管道和阀门使用情况、燃气场所周围物品存放情况、燃气与灶台的隔离情况、危化品储存场所的消防设施、监控设施、特殊化学品个人防护设施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查出的隐患逐一建档登记,并切实抓好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的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2日

 

领导签发:郭士刚

联系人及电话:于洪波       0314-2051358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