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610/2022-00079 主题分类: 卫生、人口与计生、妇女儿童工作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89号提案的答复
2021-12-28   09时57分 浏览次数:

贾秀忠委员:

    您提出的“承德市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力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领导。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亲自督办,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市卫生健康委多次召开调度会、专题调度会,研究解决我市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二是部门分工负责。按照承德市精神卫生防治“十三五”规划、承德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承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已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格局。进一步压实县市区属地、部门、单位责任,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层层分解到县乡村、全市上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三是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在我市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工作开展情况不一,各地、各行业间工作开展也不均衡。目前,我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已经纳入本地综合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服务作为重大疾病防治的部分主要内容,各相关单位均规范开展相关工作,市财政每年专项拨款10万元,用于市级精神卫生专项工作补助,推动了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建立队伍,提升能力

一是我市于2020年开展全市心理咨询人才摸底工作,掌握全市心理咨询人才底数,初步统计全市各行业持证的心理咨询师296人,为我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长足发展保障。二是2021年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联合成立了由249名卫生健康系统、教育系统专家组成的市级心理咨询人才专家库,并对专家库中卫生健康系统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升全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三是市卫生健康委按照2019年中央转移支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全市2020年精神卫生防治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完成全部培训学习进度520人,确保我市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每个县市区至少10名专业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开展心里疏解咨询等工作。四是对全市乡镇卫生院从事心理服务干预服务职能的专业人员开展线上精神卫生防治及心理健康知识网络培训工作,全市共计培训人员520人。

三、强化疫情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我市各县市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解干预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基层精神卫生管理小组和关爱帮扶小组职能,组建心理疏导服务团队,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开展随访管理和关心关爱工作。我市确诊新冠肺炎患者7例,目前在承3例,全部患者均已治愈出院,纳入社区随访管理。各相关县市区、乡镇、社区/村均依托基层村民组织组建基层服务团队,定期走访慰问,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我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均已建立健康档案,按照规定,对患者定期核酸检测和心理疏导干预,防治患者心理失衡,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四、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全社会认知程度

一是强化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建立了由市精神病院、市心理学会、各高校心理教师组成的心理咨询专家队伍,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干预,将心理服务贯穿疫情的各方面。及时开通12345市长热线、市精神病院心理援助热线和承德社区心理援助中心(社会组织)心理援助热线三部。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公开课、电视专题节目等方式30余次,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宣传教育,受众20万余人。三是将心理关怀工作纳入对隔离点安全管理、医务人员关怀和一线工作人员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强养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院、监管场所和涉外人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干预,服务覆盖113.64万人次,不断提升增强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推动心理热线平台服务

由市精神病院、市心理学会、各高校心理教师组成的心理咨询专家队伍,开通12345市长热线、市精神病院心理援助热线和承德社区心理援助中心(社会组织)心理援助热线,广泛提供心理服务。提高心理疏导服务可及性,进一步规范发展心理热线。

六、强化其他工作推动落实

按照承德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方案、三基建设年等工作要求,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开展全市心理健康、心理卫健干预、疏解等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精神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市卫生健康委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门诊,配备专业护士,规范开展本辖区精神卫生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相关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全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我市共计输送60余人参加全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为下一步综合医疗机构开设精神科门诊储备大量人才。二是医疗机构不断提升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引进工作,整体强化精神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多次联合下发通知,将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纳入学校青少年课程体系,正确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2021年6月15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