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610/2022-27358 主题分类: 卫生、人口与计生、妇女儿童工作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06号建议的答复
2022-04-01   16时01分 浏览次数:

承市卫提字 2022〕第 1号 (A)类    

                               是否同意公开(是)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06号建议的答复

 

夏俊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老有所为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人口统计,承德市常住人口约333.63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75.48万人,占总人口的22.6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50.9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8%,我市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5年,承德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83万人,到2035年将超过百万。

一、注重顶层设计,推动高质量老龄事业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全市发展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围绕“六个老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目标,制定印发《承德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关于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升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引导广大老年人保持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参与社会、老有所为,助力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推迟退休年龄

(一)2022年1月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一政策,统一待遇项目和待遇调整等政策。退休年龄的政策也由国家统一制定调整。

(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已列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待国家、省政策下发后,我市将严格按政策规定执行。

三、引导老年人退休人员再就业

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法和退休有关制度规定,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能再次参加社会保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市场化的劳动就业市场,退休后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参加市场主体的劳务聘用活动,依据双方约定的劳动报酬、权利义务等实现再就业。

四、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实施省、市老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印发了《承德市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8-2020年)》把老年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教育事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实施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工程,制定《关于老年大学(学校)创办标准的意见》《关于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与现有资源共享,建设老年大学(学校)工作的实施方案》,每个县建有一所老年大学,大部分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建起老年学习点。截止2021年底,全市老年教育学校(学习点)达到964个,学员3.38万人,建成16所省市级老年教育示范校。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办老年开放大学。

五、发展“银发人才”,彰显价值

市委老干部局持续做好“银发人才”工作,充分发挥已入库“银发人才”作用,引导他们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满族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银发人才”遴选、管理、使用各项措施,丰富银发人才数量质量。

六、提高老年人社会发展参与度

组织开展敬老文明号“敬老月”、中老年健康之星、中老年才艺风采大赛等老年人参与度高的活动,积极宣传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评选出于贵勤、白凤然、石俊凤、孙士娟等99名承德市中老年健康之星先进人物。全社会激发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对您提出的问题,今后,我市将继续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和部署,进一步推动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相结合,加强老年教育、引导老年就业、丰富老年生活,让更多“老有所为”即体现人生价值,又助力社会发展。在此,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您的建议将会促进我市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诸多建议已列入业务科室重点研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领导签发:宋煜敏

联系人及电话:刘阳  03142071037

抄报:市人大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2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