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3-32170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2023-07-06   09时56分 浏览次数:

刘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承德市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建议”已收悉,依据我局的职能,答复如下: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优化我市肉牛养殖布局结构、提升肉牛精深加工能力,打造牛肉高端精品,培育知名牛肉品牌,提升全产业链效益和竞争力,市县参照省级做法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适应全产业链发展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建立肉牛产业集群推进组,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意识,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政策落地,集中力量推进工作开展。市级抓督导,县级抓落实,上下对接,确保各项措施及时顺畅落地落实。

(一)加快种业提升,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育种基础工作。依据全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情况,掌握全市肉牛品种底数,对红松洼牦牛、草原红牛、本地黄牛等地方品种做好普查摸底,开展抢救性保护。加强选种选配和杂交改良工作,开展标准化改良站点建设,完善冻精储存运输等设施设备,巩固提升肉牛人工输精站点服务水平,利用性控冻精,迅速扩大能繁母牛群体规模。加快新瑞农业“塞罕坝牛”新品种培育进程。加强和牛、安格斯牛等高端肉牛的纯种繁育和杂交应用,为肉牛产业优化品种结构、高质量发展提升种业支撑。

(二)优化区域布局。以隆化、围场、丰宁3个肉牛养殖示范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山区及坝上地区草场资源优势,重点开展西门塔尔牛、和牛和安格斯牛的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适度发展规模母畜养殖,打造母畜繁育区;积极打造以隆化为核心的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形成了深山区可繁母牛繁育产业带和浅山区肉牛快速育肥产业带。

(三)培育养殖主体。加强政府与金融保险机构的协调合作,学习隆化县“险资直投”做法,探索适合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的信贷、保险模式,缓解肉牛养殖融资难、融资贵、保费高等问题。在肉牛繁殖区,参照丰宁、围场国家肉牛增量提升项目,争取能繁母牛扩栏补贴奖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母牛租赁方式,开展“公司+农户”经营。出台有效措施,提高肉牛养殖积极性,培育、发展、壮大家庭牧场,扩大基础母牛存栏。

(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完善肉牛、肉羊生产地方标准,开展养殖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申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建立省级标准化肉牛场10个,以标准化、现代化生产为核心,以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为主要建设内容,引领带动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适度发展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繁育场和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

(五)提高母畜生产能力。在农牧交错带推进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因地制宜推广“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肉牛养殖,扩大基础母牛饲养量。以隆化、丰宁、围场等产业重点县为主要区域,充分发挥农村圈舍改造、草山草坡、土地等资源要素优势,大力培育家庭牧场能繁母牛养殖生力军队伍。

(六)建设示范园区。深入推进3个省级肉牛示范园区建设。隆化加快母牛繁育示范场、供港澳活牛基地等项目进度,补齐产业链条,打造国家现代肉牛产业园。丰宁、围场两县重点实施国家肉牛增量提升项目,快速增加两县肉牛存栏,年底达到30.2万头。各县依据实际,争取当地政策资金支持市级示范园区建设。总结推广示范园区建设经验,带动全市肉牛产业发展。

(七)提升加工能力。建设围场津垦塞羴肉牛屠宰厂、隆化肉牛屠宰加工项目。组织屠宰工培训,强化肉牛屠宰和精细分割技能,保障优质肉牛实现就近就地屠宰分割。支持2家肉牛屠宰厂升级改造,筹划1个高标准现代肉牛屠宰项目。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型、零食型牛肉食品,开拓牛肉市场。

(八)发展高端精品。扩大和牛、安格斯牛及优质杂交肉牛养殖比重,依托高端肉牛品种,开展精细分割、分等分类,生产高端牛肉,实现优质优价。新瑞农业和牛存栏由400增加到800头,北戎生态农业和牛存栏由800头增加到950头。新瑞高端分割纯血和牛肉达到40吨,北戎雪花牛肉达到450吨

(九)培育知名品牌。积极申请“围场肉牛”国家地理标志,重点培育“塞罕坝牛肉”区域公用品牌。强化牛肉屠宰加工企业品牌意识,推动企业加快注册品牌,开展品牌营销。组织牛肉企业参加品牌推介活动,参评国内外质量奖项,提升承德肉牛品牌形象力。推动棋盘山镇、哈里哈乡肉牛小镇建设。

(十)创新发展方式。探索肉牛拍卖模式,在围场棋盘山筹划大牲畜拍卖行。发展奶牛肉牛一体化发展模式。组织肉用犊牛多元化高质量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肉牛粗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编印操作规范,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犊牛成活率1个百分点,提高肉牛粗饲料转化率和肉牛日增重,降低饲喂成本。

(十一)密切供求衔接。充分发挥协会和岗位专家作用,畅通产业链内部各环节信息渠道,密切共赢合作关系,推动肉牛良种、养殖技术顺利到达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保障肉牛养殖和屠宰加工利润合理分配。组织牛肉生产企业参加农交会等各类产品展销会,加强与餐饮企业的合作,发展订单生产。鼓励牛肉生产企业积极拓展消费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结合,批发市场、超市、直营店、网店互相补充的消费模式。

 

 

2023年7月6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