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4-31424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刘宝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很好,切中问题要害,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提出的“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上下“一盘棋”,点线面结合,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努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京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累计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8个、省级美丽乡村484个,村容村貌显著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打好“第一仗”,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大力实施村庄情况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以村庄周边、道路两侧、田间地头、河道坑塘为重点,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积存杂物、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在全面排查基础上,对积存垃圾,分类开展清理转运,彻底清脏治乱,提升村容村貌。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厕所改造。开展高寒缺水山区农村改厕技术模式试验试点,通过深埋或加厚保温层,解决了冬季冻堵问题;通过加高排气管、加装排风帽和特斯拉阀等方式,解决了厕所异味问题;通过深埋冲水桶、配套残水回吸式冲水泵,解决了冬季正常冲水问题。同时探索了粪污还田模式,对化粪池中的粪污进行再次集中处理,实施液体肥还田,让粪污“变废为宝”,解决厕所“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全覆盖推进垃圾处理。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的同时,推动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合理设置转运站,在偏远乡镇推广低温磁化热解炉等小型化、分散式的终端处理设施,全市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是分类实施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选择纳入城镇管网、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分散处理等模式,积极探索“农村改厕+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黑水治理模式和“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灰水资源化利用途径,黑臭水体动态随清。五是打造样板建设和美乡村。坚持整合资源、连片推进,全力抓好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兴隆雾灵山片区获批省级示范区、总数达到8个,启动建设20个市级重点示范片区,集中布局100个省级和美乡村创建。
二、多方动员增加投入,强化农村环境整治财力保障。承德是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我局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政府的“小钱”撬动社会的“大钱”,确保每笔钱都花在刀刃上。一是推动“多元融资”。优化“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企业出一点、社会帮一点”的投入机制,整合文旅、民宿、温泉康养等涉农资金倾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破解资金难题。二是探索“村企共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宽城京城、天宝等企业主动投入资金,支持乡村建设。三是建立“乡贤回引”。打好亲情牌、乡情牌,通过引导包村干部、乡贤能人帮设计、帮建设等方式,并积极动员村民志愿投工投劳,累计节省资金达到0.7亿元。
三、完善运维机制,着力构建长治长效良好局面。摒弃政府大包大揽、无限责任,积极探索“党建+网格+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划好各方“责任田”,确保工程设施能建成、能运行、农民长久得实惠。一是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运作人居环境整治,依托第三方公司专业性,建立村庄基础设施、农村厕所运行维护、垃圾收运处等机制,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维。二是完善闭合链条。完善县乡监督、基础设施专人维护、村规民约、门前屋后分包、保洁员定岗等,推进河长制、林长制、河湖管理员等制度化、法治化,从根本上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三是推进村民自治。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建设,群议群策群力,探索建立环境整治积分制度,定期检查评比计分,开展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激励,推进整治常态化开展。
四、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工作中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组织农民、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真正做到得民心、顺民意。规划上让群众提意见,完善村级重要事项公开、公示制度,采取“村民提、代表议、两委定”等方式,集思广益、汇集民意,聚焦老百姓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攻克、逐年推进。建设上动员群众一起干,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方式,放手让村党组织和农民自己干,激发农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维上让群众全程看。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监督、村庄保洁员履职监督和村民相互监督,加强对破坏村庄环境卫生行为的监督,实现人人监督、共建共享。
五、层层压实各方责任,全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织密工作“责任网”,激发主观能动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真抓实干作风成就实实在在的业绩。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市委书记、市长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多次会议亲自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定期召开覆盖全域的观摩拉练活动,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加大考核权重,以考核指挥棒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担当担责、拼搏奋进,同时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三是严肃督导检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督查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部门落实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推动工作末端落实。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履行好牵头部门职责,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突出冀北山区特色,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我市创造性转化实践,因地制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最后,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