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我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2312万千瓦
图为天启鸿源围场355MW920MWh共享储能电站。 本网记者 李国强 摄
本网讯(记者孙涛)近日,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三复兴地村,300兆瓦牧光互补发电项目的近万亩光伏板下,牛羊成群。借助“光伏+畜牧饲料种植+绿色养殖”模式,不仅使沙地得到修复,还实现了年均发电5.73亿千瓦时,年产值2.2亿元,带动附近农牧民就业300余人。
我市坚持把清洁能源项目推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以“军令状”机制推进获批风光电项目顺利并网。目前,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2312万千瓦,居全省第二。
在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纯钒生产车间,有一种如奶粉般细腻的亮黄色粉末,这便是该公司的明星产品——纯度99.6%的高纯钒。“纯度98%的钒可用于钢铁冶炼,99%以上的才能进入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工作人员张绍权告诉记者,1个百分点的提升,就让公司打开一片新天地,高纯钒进军航空航天、绿电储能等新兴产业。
据了解,我市已基本形成集研发、采选、冶炼、深加工等于一体的钒钛产业体系,开发生产的钒钛特钢、高纯钒、钒氮合金等产品,在航空航天、超导等领域均有较高市场占有率。预计到2027年,将初步建成全国钒钛新材料产业基地和钒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营业收入1200亿元以上。
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由资源利用向能源应用转变。我市积极推动产业链向装备制造、能源应用迈进,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强市。统筹风光水储氢一体推进,49个风电光电项目如期并网,隆化、滦平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建设,兴隆140万千瓦、宽城10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全市竣工、在建、核准抽水蓄能项目达到1000万千瓦。钒钛新材料向高端化迈进,钒钛新材料产业园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天大钒业等3家企业入选中国钒钛产业“二十佳”,钒钛新材料全产业产值达到千亿级。普通话和大数据应用强力推进,承德高新区数字产业基地、银河环京互联网数据中心落地运营,建龙数字系统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和省工业互联网试点。呼叫服务企业达到224家、座席1.5万个,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持续壮大。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