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5-04-14   10时03分 浏览次数:

提升重点改革牵引力 增创营商环境竞争力

我市深化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本网讯(记者管陈子)我市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改革思维、创新精神解决发展难题,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有力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提升重点改革牵引力、增创营商环境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激活力、添动力。

我市聚力改革创新,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持续深化与京津多领域合作,积极承接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全面营造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跃升。同时,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以深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集中攻关绿电制氢、新型储能等关键技术50项以上,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发起设立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完善成果赋权制度改革,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实施创新主体培优增量计划,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推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部达到B类以上。深化人才集聚提质行动,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人。

提升重点改革牵引力。抢抓国家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机遇,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持续增强国有企业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开展企业上市蓄势积能行动,梯次推动一批企业股改、报辅、上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增创营商环境竞争力。扎实推进“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全面推行“双盲”评审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企业准入、迁移、登记“一件事”集成办理,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助企服务代表向中小微企业拓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启动实施“四上企业”培育计划,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提升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30家以上。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组织银企对接200场次以上,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添活力。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