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2-26268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22〕37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5-03   16时35分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市直部门:

《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

 

为深入贯彻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对承德“三区两城”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提升承德旅游业发展的精准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体育产业的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植入”“四个再建功立业”和文旅康养体育产业作为“3+3”主导产业之首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承接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高水平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依据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河北省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规划要求,特编制《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承德市7县1市3区和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等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2022—2035年,规划近期为2022—2025年,中远期展望为2026—2035年。

一、精准把握产业发展优势和条件

当前是承德市旅游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旅游业发展已具备高质量加速发展优势和条件。坚持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应对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力争承德市旅游业发展进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高端和关键环。

(一)发展基础

区位条件优。承德拥有“一市连五省”区位条件,是连接华北、东北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城际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拥有“京津1小时生活圈”旅游区位,京沈高铁开通实现承德由环城游憩带旅游向旅居转变。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中心城市经济区位,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首选之地。拥有京津冀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资源禀赋高。承德是华北地区具有皇家品质的康养福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传承区和塞罕坝精神发祥地。(1)拥有华北地区最佳休闲度假康养资源。承德市地处北方自然和文化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气候类型多样、物种类型多样、民族文化多元,拥有气候、山地、河湖、草场、森林、温泉、乡村、冰雪、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绿色农副产品等特色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作为环京津地区唯一的山水园林城市,自1703年清康熙开始修建避暑山庄,承德成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并形成以“北京—承德—围场”为核心的华北地区最佳避暑康养休闲度假轴线。(2)拥有总量大、类型全、品位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观光旅游资源。全市共有可开发成旅游景区的各类资源200其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和金山岭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标杆享誉中外承德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级沙漠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等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3)拥有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承德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5000年的红山文化、1000余年的契丹文化和300多年的山庄文化。作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处,区内有满、蒙、回、藏等53个少数民族仅缺乌孜别克族和撒拉族,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46.77%。全市发现并登记各个时期不可移动各类文化遗存425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共拥有可移动文物330823件。全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79项,其中丰宁满族剪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承德“外八庙”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堪称汉、满、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更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其中普宁寺为我国知名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产业基础好。承德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经过40多年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旅游业已全面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271.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5.67亿元,全省综合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全市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52,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2家。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60万人,辐射带动79个乡镇、588个行政村发展,助力44.3万人脱贫致富。

市场潜力大。承德市位于我国三大客源地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核心辐射范围拥有京津冀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三大城市群2.3亿大众旅游市场。京津冀核心旅游市场需求主要以周末游和小长假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主,出游形式以自驾游居多。在后疫情时代,生态体验、乡村度假、冰雪运动、亲子娱乐、城市休闲、夜间休闲等“48小时微度假”成为主流需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速、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畅达,城市群之间联系日益紧密,承德作为京津冀1小时生活圈内的山水园林城市,成为京津冀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工作生活首选地。

(二)机遇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承德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机遇看,需求升级,大众旅游和大健康时代到来正在释放新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城市群近郊的健康旅游、生态休闲游、养生旅游和体育旅游成为旅游新的消费方式。顶层突破,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征程。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人民群众消费能力大幅提升,高品质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旅游业将在扩内需、稳就业、促民生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绿色转型,承德站在“三区两城”历史发展新起点积极适应“双碳”目标和能源变革新变化,加强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引领。动力增强,数字科技、资本驱动升级激发新潜力。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将加速旅游业发展,引发旅游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同时,资本日益成为整合各种要素、推动旅游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规模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创新了旅游资源、产品和产业形态。

从挑战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出入境旅游带来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旅游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外旅游业形势复杂严峻承德市所在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水资源生态涵养地,全市保护与开发要求全面趋严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

(三)存在问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承德旅游业发展面临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旅游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产业发展“精准性”亟待提升,产品升级慢、产业链条短、集聚能力弱、综合效益不高;旅游市场形象不够突出、市场知名度低;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足、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规范、全域联动弱;与“三区两城”绿色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旅游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旅游业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重视程度和支持投入不足等。

综合判断,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承德市旅游业处在战略地位持续彰显期、生态红利加速释放期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赶超关键期,区位便捷、生态优美、文化深厚、康养资源丰富等叠加优势将不断凸显,经过“十三五”时期速发展,承德旅游业将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精准明确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突出承德文化旅游发展比较优势,融入全市“三区两城”发展格局,分阶段、分步骤建成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京津冀生态康养度假旅游首选地。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承德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精准发展”为引领,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文旅融合为根本动力,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态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产业体系,更高水平上发挥旅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实现旅游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全面提升转变,全面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在助力全市“三区两城”发展建设中彰显旅游业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塞罕坝精神全面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注重提高标准,突出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旅游转化通道。

坚持文旅融合,品质至上。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要求,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和质的大幅提升。

坚持整体协同,开放发展。落实“三区两城”发展定位,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系,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发。

坚持全域统筹,共享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满意为遵循,注重“文化+”“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旅游产业成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实现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对旅游治理体系和旅游产品体系进行全方位和系统性重塑,创新体制机制,依托数字化改革,推进旅游产品业态现代化、旅游运营现代化、旅游治理现代化。

(三)总体定位

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做优做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围绕塞罕坝精神、长城文化、民族融合、皇家康养、红色文化五大文旅品牌,打响“盛世中国·乐享承德”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旅游整体形象,发展大众旅游、康养旅游,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京津冀生态康养度假旅游首选地。依托全市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人文、山水、温泉、中医药、绿色农副产品等休闲度假康养资源优势,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集群化原则,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构建多样化、高品质、全周期的康养产品体系,建设京津冀生态康养度假旅游首选地。

(四)发展目标

厚植承德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到2025年,旅游业各项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地级市第一梯队,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为国家生态涵养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全省旅游业现代创新发展贡献承德经验,成为京津冀生态康养度假旅游首选地基本建成深具国际影响、中国气派、承德韵味的国际生态旅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1)规模更大。打造千亿规模产业,旅游业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2)结构更优。旅游景区实现提质增效,休闲度假业态全面升级,康养业态全面布局,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全面发展,全域旅游格局更加优化。推进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以康养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业集聚区10个,实现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60家力争新增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家星级饭店达到30家力争新增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乡村民宿达到2300家。(3)效益更佳。国内过夜游客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达到总人次50%;旅游人均消费达到1200元。(4)贡献度更高。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显著提升,带动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7万。(5)治理体系更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成长,以旅游度假区为主导管理体制有序推进,旅游满意度达到85%以上,智慧旅游实现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6)可持续性更强。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旅游功能区成为绿色发展引领。

2035年,承德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以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旅游业综合功能更加完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旅游吸引力显著提高,全面建成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承德市旅游业具体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9

实际值

2021

际值

年均增速

2025

目标值

年均增速

2030

目标值

年均增速

2035

目标值

规模更大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55.67

386.77

28.0%

1038.23

11.64%

1800.52

5.6%

2364.38

游客总人数(万人次)

8271.09

3605.12

24.0%

8523.27

8.79%

12985.23

5.21%

16739.20

结构更优

世界级旅游景区(个)

0

0

/

1

/

2

/

4

国家A旅游景区(

48

52

/

60

/

70

/

80

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个)

0

1

/

2

/

3

/

5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个)

0

0

/

1

/

3

/

5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个)

0

4

/

6

/

10

/

15

星级饭店(家)

29

25

/

30

/

45

/

60

乡村民宿(家)

/

2153

/

2300

/

2601

/

2900

旅游产业集聚区(个)

/

/

/

10

/

15

/

20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个)

0

1

/

2

/

4

/

6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个)

0

0

/

2

/

4

/

6

效益更佳

国内过夜游客(万人次)

4382

1471

30.26%

4325

9%

6616

5.8%

8771 

旅游人均消费(元)

1276.34

1072.84

/

1200

/

1450

/

1600

贡献度更

带动直接就业(万人)

/

15

/

17.2

/

20.44

/

24.28

治理体系更完善

游客、居民满意度(%

/

/

/

85

/

92

/

95

A旅游景区智慧覆盖率(%

/

/

/

100

/

100

/

100

可持续性更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个)

/

/

/

1

/

1

/

2


(五)优化空间格局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承德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山川地理形态、历史文化廊道和交通道路为骨架,以中心城市、高等级景区度假区、特色小镇、旅居乡村为支撑,构建“一核三带八组团多级”空间格局。

1.一核引领:一个中心城市

发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核心引领作用,深度挖掘皇家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融合文化,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利用。以滦河新城建设为引领,以“21世纪避暑山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持续促进皇家园林游、城市夜游、文创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节庆旅游、购物旅游等产品集聚发展,健全旅游集散功能,完善城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推动承德市由旅游集散地向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打造集旅游集散、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养养生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核。

2.三带牵引:三大旅游带

环京津长城文化旅居康养度假带。依托长城文化和燕山山水,以金山岭长城、喜峰口长城景区为引领,联动蟠龙湖、阿那亚、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清河源景区、花溪城度假区、皇家淘金小镇等康养度假精品项目,推进特色驿站、民俗乡村、自驾车营地、康体运动基地、冰雪养生度假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城文化旅居康养度假带。

皇家御道历史文化旅游带。以清代皇家御道为依托,串联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皇家温泉康养度假区、皇家猎苑小镇、木兰围场等重要节点,改造提升沿线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冰雪旅游、山地康体运动、森林草原休闲度假、温泉健康养生等系列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御享生态休闲旅游带。

坝上草原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带。以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为核心,以自驾观光旅游为基础,沿线串联京北第一草原、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天马飞行小镇等主要景点,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丰富的自驾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千里草原风景画廊为引领的坝上草原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带。

3.八团协同:八大特色组团

强调核心引领、辐射带动、特色差异、集聚发展,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新动能。

围场塞罕坝—御道口森林草原康养组团。重点包括围场县城塞罕坝林区、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御道口镇等区域加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牵引作用,以皇家围猎文化为主题,以追梦坝上草原项目为引领,推动坝上欢都草原文化度假区、御道河谷旅游文化区、御道口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建设,打造塞罕坝精神生态文明传承地、京津冀地区重要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

丰宁—大滩镇草原生态康养组团。重点包括丰宁县城和京北第一草原等区域。以丰宁县城、大滩镇和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推动产业与丰富的非遗资源深度融合,加强县城康养社区、陌上花开康养田园综合体、风电旅游廊道等项目建设,打造集旅居康养、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京北草原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

滦平—金山岭冰雪文化休闲度假组团。重点包括滦平县城、金山岭长城及其周边区域。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金山岭段)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金山岭国际滑雪度假区、阿那亚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县城开发一批高端养生养老社区项目,建设成为复合型国际冰雪避暑山地康养旅游目的地。

兴隆—鹰手营子山水乡村微度假组团。重点包括兴隆县和鹰手营子矿区区域。以兴隆山、雾灵山神龙山景区提升为核心,以兴隆旅游沟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突出龙头项目带动作用,以旅游村落为依托,以民宿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意文化民宿、田园养老社区等产品开发,建设成为集山水微康养、休闲运动、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京郊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

隆化红色—温泉康养度假组团。重点包括隆化县城和七家温泉小镇所在区域。依托董存瑞烈士陵园景区,加强红色旅游赋能提质。严格温泉旅游资源保护,加强温泉龙头项目导入,推动温泉主题特色街区建设,实现温泉小镇全面升级,以热河谷度假区等项目为支撑,实现与草莓公社、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山水星空汽车露营地等协同发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京津冀重要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

宽城喜峰口—蟠龙湖生态休闲度假组团。重点包括宽城县城和蟠龙湖区域。以喜峰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龙头,推动蟠龙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联动皇家淘金小镇等重点项目,促进民宿产业集聚,推动建设成为人文和自然资源交相辉映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平泉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组团。重点包括平泉市所在区域。依托深厚文化底蕴,推动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辽祖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柳溪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区、卧龙蘑菇小镇等特色村镇,培育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历史科考、民俗娱乐、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承德县生态休闲度假组团。重点包括承德县所在区域。以牧蓝谷生态旅游康养度假区、唐家湾旅游区等为重点,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城郊乡村休闲、低空旅游体验产品,承接承德市核心区外溢旅游功能,打造承德市城郊休闲旅游目的地。

4.多级支撑:多级旅游目的地

以高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为基础,围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推进文化旅游与城镇、乡村同步发展,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乡文脉,增强城市和乡村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康养度假功能,建设一批优质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化和旅游名县、旅游名镇、旅游重点村为核心多级目的地支撑体系。

三、精准确立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

加强塞罕坝精神传承弘扬,统筹承德重大国家战略和文化工程,强化城市旅游增长极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数字化转型,按照“总体把握、精准发展”,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全力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一)精准实施塞罕坝精神传承弘扬工程

1.擦亮旅游业发展生态底色。严格落实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对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国土空间管制管控,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制定全市旅游绿色消费指南,全面实施旅游节能提效计划。

2.适度发展塞罕坝林区生态旅游。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安全和发展,深入实施《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科学处理旅游与防火关系,划定禁止旅游区,限制开展不利于防火安全的旅游活动。在强化保护前提下,优化旅游线路设计,严格旅游容量管理。提升林场场部小镇景观风貌,加强服务设施集聚,控制小镇规模完善小镇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发展可持续多元产业,打造塞罕坝生态服务价值转化基地,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3.加强塞罕坝精神教育研学产品开发。加强对塞罕坝精神挖掘整理,改造提升塞罕坝展览馆,推动举办塞罕坝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培育塞罕坝特色教育研学产品,全面提升塞罕坝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4.推动“塞罕坝+”旅游融合创新。推动御道口镇和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建设特色康养度假小镇,以避暑康养第二居所为龙头,重点开发一批以生态体验、红色教育、科考科普、文化研修等为主题的避暑康养旅游度假区。

5.创新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异,充分考虑现有旅游开发密度和开发阶段以及产业发展潜力等,按照优化提升型、重点建设型、保护预留型的总体要求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

专栏1  塞罕坝精神传承弘扬重大工程

1.塞罕坝林区生态旅游提升工程处理好旅游和防火的关系,按照“国家公园模式”规划建设模式,强化林区生态旅游,突出场部小镇建设提升,推进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塞罕坝“五个一”研学旅行项目开发工程结合塞罕坝展览馆提升和塞罕坝红色旅游线路开发,推出“听一堂教育课”“做一日林业工人”“向先烈献一束花”“种一棵纪念树”“吃一顿林业工人餐”等研学产品。

(二)精准实施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功能提升工程

1.提升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旅游品质。(1)丰富产品业态。开发遗产观光、民宿体验、冰上运动、水上旅游以及夜间旅游项目和慢行健康圈、避暑山庄水秀以及园林MICE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新功能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施二维码可阅读化提升,推进智慧化工程,形成“一园一品”式深度体验提高景区旅游产品供给质量。(2)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实施“文化润景”工程,深度挖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园林、历史、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价值内涵,鼓励创作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文创产品和伴手礼产品创新景区文化的展陈、讲解方式。(3)完善景区公共设施。实施“E游全景”工程,全面提升景区旅游厕所品质,提升景区游客中心功能,完善景区标识标牌系统,重点建设景区监测系统,探索建立旅游景区管理、咨询、营销、预订等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运维官方抖音、微信、微博等自媒体。(4)实施消费倍增工程。实施旅游“二次消费”工程,丰富产品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5)完善景区体制机制。着力推动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科学高效、共建共享、运转有序的机制。(6)优化提升景区环境。推动旅游景区“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加强景区外部老城的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

2.拓展承德城市旅游发展新空间。(1)活化“古城”历史文化街巷。以广仁大街、丽正门大街、南营子大街为发展轴线,加强风貌整治,丰富城市休闲度假业态。(2)打造“新城”休闲旅游新节点。推进双滦区“21世纪避暑山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鼎盛王朝产业园、大贵口为支撑,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形成城市旅游新地标;高新区借力滦河新城建设,以承德露露集团和颈复康药业集团为支撑,促进食药医健游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京津冀医疗康养总部基地和康养会展商务中心。(3)加强武烈河、滦河的水、绿、路、景、店“五位一体”综合规划依托水陆游线路串联河景与滨水腹地商业中心、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园绿地、市民驿站,打造滦河、武烈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深入挖掘古御路、行宫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古御路清文化展示带。

3.拓展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重点培育:(1)“清风皇韵”文博艺术业态。丰富文博场馆陈列展览内容,开发参与性、娱乐性项目,配套餐饮、购物、文化演艺等休闲活动,创意开发博物馆纪念品。引进和打造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博展览、时尚活动,创新展陈方式,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会展旅游新业态。(2)“鼎盛王朝”文化演艺业态。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为引领,鼓励园区内沉浸式剧场、音乐厅、戏剧厅推出一批沉浸式音乐、戏剧、光影秀、演艺剧目,打造沉浸式旅游景区和承德古风网红打卡地。(3)“冰雪城市”运动休闲业态。依托滦河新城、避暑山庄、武烈河、承德冰上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等,举办冰雪主题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扩大冰雪运动消费,推进冰雪度假城市建设。(4)“满汉全席”美食品鉴业态。传承一批“承德味道”特色小店、老字号店等,培育一批餐饮名店,推动美食特色街区改造升级,鼓励建设时尚创意餐厅、社区食堂和全息餐厅、智慧餐厅等复合型餐饮业态。(5)“皇街御巷”靓街美区业态。推进都统府大街、广仁大街等历史文化街提升建设,引进美食文化店、高端定制店、跨界融合店、免税购物店等,支持举办新品首发、时尚走秀、潮品展览等新潮活动,打造富有文化底蕴、折射历史厚度、兼具时尚气息的消费街区、城市休闲社区。(6)“行宫美宿”特色宿集业态。依托避暑山庄、历史街巷、王府行宫等,推动构建“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养老居所+社交场所”四级系统,鼓励宾馆饭店、民宿客栈完善硬件设施设备,提升智能管理与服务水平,推进精品民宿集聚区建设。(7)“避暑夜未央”夜生活业态。以鼎盛文化产业园为重点,结合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善风貌修复,建设夜间风情步道,开发特色餐饮、主题购物、主题酒吧、文化演艺、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吧等夜间业态,全力打造“夜承德”城市地标,成为承德市夜游“会客厅”和打卡地。

4.推进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服务新提升。(1)打造两条“城市微旅游”主题线路。(2)完善城市国际化服务体系。增设承德南站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提升承德避暑山庄、鼎盛文化产业园游客中心,城区重要旅游景区、休闲街区增设志愿者服务点,优化完善“集散服务中心—游客中心—志愿者服务点”三级旅游咨询服务网络。(3)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建设承德普宁机场、承德南站火车站、汽车站等城市形象光环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等城市形象标识区建设,通过建设城市标识系统、完善道路标识系统、优化景区解读系统等措施,不断完善目的地旅游标识系统。强化对老城主轴线、旅游步行道等城市景观轴线周边建筑物的体量、色彩和风格控制;加强对城廓界限、武烈河、滦河、城市中心山体等城市边界进行美化、亮化与优化控制。(4)完善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依托“一部手机游承德”,联动承德旅游巴士,实现旅游咨询“管家”服务、“落地自驾”服务、“住+旅”服务等项目,提供主题化服务定制产品。

5.实施老城交通畅通工程。(1)优化区域交通组织。结合老城和避暑山庄景区整体开发实行旅游旺季重点区域交通限行政策,设立重大节假日旅游交通专线。加快古城慢行交通和健身步道体系建设,完善环城旅游集散中心及停车换乘点设施布局。(2)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对旅游交通廊道、街区公路设置统一、规范的旅游交通标识对游客进行交通引导。(3)打造老城旅游出行新方式。创新老城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将交通集散与旅游咨询有机结合,开通连接各景区的旅游交通巴士。

专栏2  承德城市旅游提升工程

1.七大城市旅游消费标志性场景培育工程承德博物馆“清风皇韵”文博艺术业态提升工程;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为引领,打造沉浸式旅游景区和承德古风网红打卡地培育工程;武烈河、承德冰上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等“冰雪城市”冬季冰雪运动提升工程;培育10-20家“承德味道”特色小店、老字号店等,培育一批餐饮名店,推动美食特色街区改造升级,打造“满汉全席”美食品鉴业态工程;推动以都统府大街广仁大街改造提升为引领的“皇街御巷”靓街美区业态工程;以避暑山庄、王府行宫等特色资源为依托的“行宫美宿”特色宿集业态培育工程;以鼎盛文化产业园夜休闲综合提升为重点的“避暑夜未央”夜生活业态工程。

2.两条“城市旅游”主题线路培育工程联通避暑山庄、“皇街御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莲花山、大贵口村、滦河新城等城区标志性景点打造承德1号旅游巴士”城市旅游大环线;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老城为核心,联动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建筑、承德博物馆等,打造“皇家园林+皇街御巷”城市旅游主题小环线。

(三)精准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工程

1.铸牢四大国家文化高地。以适度生态旅游发展和开发塞罕坝精神研学产品为核心,讲好塞罕坝精神传承弘扬故事,铸牢塞罕坝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和合承德”为引领,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博物馆等为载体,充分展示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全国民族融合示范区创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高地。以金山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片区建设为引领,推进承德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铸牢长城精神文化保护传承高地。以滦平县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镇三个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为依托,推动“留学生普通话实习基地”“普通话体验基地”“普通话教学基地”“普通话研学基地”等建设,铸牢全国普通话文化保护传承高地

2.实施文化旅游标识打造工程。(1)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配合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推动开展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摸清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2)绘制“发现承德”文化图谱。根据地理气候、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人文、生活习俗等基本文化形态类别,对承德本土文化元素进行梳理,提炼出以塞罕坝精神、长城文化、民族融合、皇家康养、红色文化等为核心最关键、最具区域比较优势的文化基因,打造系列文旅融合IP。(3)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严格红色资源保护,提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展陈水平,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做优、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产品。做强“艰苦奋斗路·绿色塞罕坝”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创建一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3.创新文化旅游保护传承方式。(1)推动“非遗+”旅游活化。推进非遗展示馆、体验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推动非遗进景区、进度假区,引导游客参与非遗体验。(2)推动文化设施旅游转化。重点推动承德博物馆等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支持将承德博物馆纳入避暑山庄景区核心线路。

4.大力推进文创产业发展。(1)培育特色文创产品品牌。聚焦承德特色,整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创设计研发机构、生产制造企业三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引导文创企业将承德文化元素、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打造“承德好礼”品牌特色纪念品和文创产品。(2)加强数字内容生产和平台建设。加强京津冀合作,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场所、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扩展文旅融合数字化新阵地,开发沉浸式数字化消费产品。(3)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建设地域相对集中、劳动力相对集聚的中小文化企业主体群落,建设具有承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专栏3  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工程

1.董存瑞烈士陵园红色提升工程提高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展陈水平,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2.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工程以双滦区“21世纪避暑山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大力推进双桥区金坤文化创意产业园,平泉市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辽祖文化产业园,丰宁县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九龙醉酒文化产业园,宽城县皇家淘金文化产业园建设。

精准实施旅游产业化培育工程

1.升级基础旅游要素业态。(1)“微精化”提升旅游景区。鼓励扶持特色街区、养生度假村、乡村创客基地、特色小镇等产业融合型景区建设,加强国家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创建工作,推进世界级景区建设工作,按照让游客“多住一日”“多享一天”要求,推动现有53A级旅游景区“微改造、精提升”。到2025年,力争新增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60。(2)多元化发展旅游住宿。重点发展精品民宿、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综合度假村等住宿业态,培育“承德民宿”品牌。培育并扶持汽车营地、户外露营地、帐篷营地、野奢木屋、度假农庄、主题文化客栈、野奢型酒店等新兴住宿业态。推进实施星级饭店提升工程,引导现有高星级饭店主题化、品质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高星级饭店品质。鼓励引进民宿、奢华酒店、精品酒店等跨区连锁经营品牌运营商。力争到2025年,推动争创五星级饭店1家,新增四星级饭店5家,各县(市、区)实现四星级饭店零突破。加快主题酒店、精品民宿等建设,培育10-20家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度假酒店、主题文化客栈、公寓型酒店,10处特色营地,推动3-5家民宿纳入全国优选乡村民宿名录。(3)规模化发展“承德好礼”承德山水。加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和金山岭长城景区、承德博物馆等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育一批铁艺灯笼、布糊画、山桃木雕刻、满族剪纸、满绣、树皮画等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规模化生产一批非遗文化产品。定期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推出承德旅游商品精品名录,制实施年度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展演、展示、青年营地交流活动计划,建设国际非遗工艺品集散中心。培育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支持特色制造企业开发“前店后厂、参观体验式购物”旅游项目。依托特色标志农副产品品牌,打造宽城板栗、平泉蘑菇、围场马铃薯、营子和兴隆山楂、丰宁牛奶、隆化牛肉、滦平道地药材等一批“承德山水”绿色农产品品牌。举办旅游购物节,促进提升旅游消费。鼓励购物旅游项目与大型景点、精品民宿等串联组合。推动在旅游集散中心、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博物馆、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特色文创超市、“承德好礼”承德山水连锁专卖店。支持引导文创企业、旅游商品企业与大数据产业、电子商务等协作关联企业加快集聚,建立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销售网络。至2025年,规模化培育8-10种具有承德特色旅游商品和地方土特产品,培育50个承德特色旅游商品展销点,力争每个县(市、区)培育一个文创龙头企业。(4)品牌化提升“承德味道”。以“满汉全席宴”为引领,打造御膳宴、双塔宴、平泉羊汤宴、蘑菇宴、营子山楂豆腐宴、围场狍鹿宴、茶马宴、滦平金山岭边塞军宴、养生药膳宴、隆化一百家子拨御面宴、七家温泉火锅宴、兴隆雾灵野菜宴、燕山诗宴、宽城板栗宴、蟠龙湖鱼宴、满族49道馔等精品菜系,打造承德味道品牌,提升美食文化魅力开展承德不得不吃的十大美食”评选活动,举办年度承德美食节,通过推进美食品评、烹饪比赛等活动,加强承德美食品牌化提升。绘制“承德美食地图”,提升游客“看地图、找美食”的趣味性。推动承德现有美食文化特色街区改造升级,传承培育一批“承德味儿”特色小店、老字号店等,利用长城山居、草原大院、古街古巷、森林人家等打造休闲餐吧、园林茶坊、星空烧烤等休闲美食业态,加快培育特色化美食体验新场景。加快推动美食与演艺、戏剧、节赛、博物馆等跨界融合,发展创意化、个性化餐饮体验业态。到2025年,推出“一景区一道特色菜”“一县一桌特色餐”,中心城区培育1-2条特色美食街,重点旅游县(市、区)打造1条餐饮特色街区。(5)差异化发展旅行社业。推动传统旅行社拓展新的业务,提供差异化、定制式服务,联合上下游企业,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提升旅行社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代理网络化,鼓励大型旅行社通过横向兼并和产业链纵向整合提升竞争力。着眼旅游业中高端市场,注重个性化服务,拓展线上业务,提升旅行社品质内涵。注重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细分旅游市场,健全完善旅行社业务批发零售分工体系。突出龙头引领,助推旅行社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导游服务水平,拓展定制服务。到2025年,培育全省排名前50的旅行社企业3-5家。(6)特色化发展旅游娱乐业。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为龙头,推进《梦入避暑山庄》《君临热河》满韵骑风》等演艺品质提升与品牌化建设,培育特色文化演艺品牌。以《满秀》为代表,推进光影剧演出产业发展;以《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为代表,推动原生态演艺产业旅游特色化发展。依托重要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广“景区+娱乐景区+演艺景区+剧场景区+非遗”等模式。

2.创新培育“承德四季”核心产品体系。(1)培育皇家文化体验产品。以皇家文化为内核,以避暑山庄为龙头,以皇家御道为纽带,联动木兰围场、行宫连营等,拓展“皇家+住宿、皇家+运动、皇家+餐饮、皇家+御茶、皇家+诗词、皇家+乐曲、皇家+灯会”等文化深度体验,活化利用生活起居、礼仪习俗、休闲娱乐、行围狩猎、典章制度等文化IP,打造皇家康养生活IP载体,推出一批皇家避暑康养文化生活体验基地,打造“皇家康养休闲文化”体验中心。(2)提升森林草原避暑产品。依托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丰宁坝上草原、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千松坝森林公园、柳树沟森林公园等林草资源,推进森林度假、运动、养生、养老等多业态发展。按照各有关公园总体规划要求在合理区域内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小镇、森林人家。(3)聚力打造冰雪旅游产品。以金山岭国际滑雪运动小镇为引领,推进京津冀地区“冰雪城市”建设,推出“冰雪+灯会冰雪+温泉冰雪+祈福冰雪+赛事冰雪+民俗冰雪+冰瀑”等一系列冬季旅游产品。以国家河北承德塞罕坝体育训练基地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京北雪乡”,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冰雪运动训练中心、科研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围绕“冰嬉之都”目标,做大做强京津冀冰雪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规划建设具有较高接待能力的国家标准滑雪场1-3个,室外滑冰场40个以上,着力打造3-5个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4)整合提升温泉旅游产品。推动隆化热河温泉康养度假区、承德御泉温泉度假区规划建设,促进温泉旅游与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冰雪产业、康体养生、会议度假融合发展,延伸温泉旅游产业链,打造融旅居、休闲、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温泉产业集群。到2025年,推进创建至少1个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5)培育“乡村微度假”旅游产品。以京津冀周末休闲度假市场为主体,以燕山山水、坝上草原、滦河、武烈河沿线、长城脚下为重点区域,以县为主体、以村为单元,突出融合化、智慧化、生活化、休闲化、多元化,以“盛世100”项目为引领,培育形成一批特色旅游村、精品民宿,打造一批彰显承德文化底蕴、承载现代生活的乡村旅居目的地,助力乡村振兴。(6)培育特色生态旅游产品。推进兴隆、滦平、围场、丰宁、平泉、隆化等争创中国“深呼吸”小城品牌,推进棋盘山村、诗上庄村、将军营村、古城川村、天义沟村等打造生态康养旅居名片。以兴隆观星小镇为核心,开发星空露营音乐大会、星空旅游主题线路等产品,打造观星旅游新IP。依托旅游气象观测站,研发自然物候景观、特色天气现象景观、自然地理特色景观等,开发气象旅游产品。到2025年,打造4个深呼吸小镇、5-10个标志性观星景区、1个中国天然氧吧县(市、区)。

3.拓展“旅游+”业态领域。(1)塑造“发现承德”研学品牌。依托文化旅游景区、文博馆所、红色教育基地、科普场馆、滦平普通话特色村落等资源,鼓励文旅企业、教育机构推出一批科普教育、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户外拓展等研学产品和线路,打造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研学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普通话研学村落、进修学校和交流中心,开发“普通话研学”产品。依托鹰手营子矿区、宽城皇家淘金小镇、京城集团,打造地质学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加快非遗传承活化利用。深度开发一批动手实践性强非遗体验项目,打造一批非遗体验基地、非遗特色村落等非遗生活美学新场景。(2)“旅游+会展”业态融合。结合滦河新城建设,以承德康养产业发展为核心,策划举办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定期举办健康产业博览会,创办健康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推进商贸会展旅游。(3)“旅游+交通”业态融合。依托平泉市航空小镇、围场通用机场等,引入航空运动俱乐部,开展低空旅游试点。(4)“旅游+工业”业态融合。推进山庄老酒集团、板城酒业集团、琢酒集团、怡达食品集团、承德露露集团、大清猎苑酒业、华净集团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推进建设电动观光车、移动厕所、游艺设备等旅游装备产品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旅游休闲装备产品研发基地。

4.布局未来康养生活产品。围绕康养产业发展,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壮大特色职业教育,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支持承德医学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等院校建设康养专业人员培训基地。做优做强滦平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重点建设临空康养城、生命医学大健康产业园等康养项目,着力推进医疗康养产品开发。(2)推广中国承德国际马拉松大赛、金山岭长城徒步大赛、御道口全国雪地摩托车锦标赛等高水平康养运动主题赛事。到2025年,力争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达到3-5个,重点策划3-5个户外运动赛事,大力发展运动康养产品。(3)夯实康养产业发展载体。推进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康养村落、中药材康养小镇基地等开发建设,打造融旅居、休闲、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做实康养旅游发展载体。在承德城区和环京津县区引入小型客栈、产权酒店、酒店式公寓地产、分权度假与分时度假酒店等酒店型居住地产,支持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养老社区、健康产业园等项目,配套各类文化游乐、医疗、教育等辅助设施,提升旅游综合吸纳能力。(4)围绕康养产业发展所需共性关键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要素支撑,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康养服务体系,重点在健康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对外合作平台、智慧健康平台、展示交易平台、数字融资平台等实现突破。

5.大力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导向,以核心景区、特色小镇、大型旅游综合体区域或城市为依托,重点推进承德避暑山庄文商旅集聚区等12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及有关产业集聚融合,建设一批具有旅游独特化、文化多元化、消费低碳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现代化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区,促进旅游产业率先转型发展。

专栏4  实施旅游产业化培育工程

1.4A级旅游景区综合提升工程按照“引进一台旅游演艺节目、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民宿、打造一桌旅游特色菜肴、建设一批A级旅游厕所、设立一家旅游特色商店、策划一个旅游节庆活动、建立一支公司化运营队伍”工程,推动景区实现休闲度假化综合提升。

2.国家旅游景区度假区品牌创建工程支持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推动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御道口、兴隆山、热河皇家温泉、金山岭冰雪小镇、蟠龙湖等创建省级和国家旅游度假区。

3.12个夜间旅游集聚区建设工程依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双滦“21世纪避暑山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高新南部新城、鹰手健康小镇、兴隆青松岭水镇、丰宁中国马镇、御道口牧场、平泉欢乐谷不夜城、隆化七家温泉、宽城花溪城、承德县唐家湾、滦平王家沟等,打造夜间旅游集聚区。

4.未来康养产品培育工程加快双滦区不老山庄康养中心、双桥区康养中心、围场县联玉康养基地等集“医、养、服、乐”于一体的康养社区建设。结合“盛世100”项目,打造一批环京津地区特色康养旅居村落。

5.12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以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为重点,按照园区化推进模式,重点推进承德避暑山庄文商旅集聚区、“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御道口生态文化集聚区、兴隆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热河皇家温泉旅游度假区、金山岭国际雪旅游度假区、蟠龙湖滨水休闲旅游度假区、京北第一草原旅游度假区、平泉文化旅游集聚区、六沟班夫旅游集聚区、营子旅游集聚区、高新区养老养生文化产业集聚区12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

精准实施旅游乡村振兴工程

1.推进“旅游+农业”产业提升。(1)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依托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建设一批多功能休闲农庄。推动产业链上游延伸,重点培育乡村景区、乡村民宿、休闲农场、乡村俱乐部、主题庄园、农业嘉年华、乡村市集、艺术公社、康养度假社区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全面培育“承德民宿”品牌。(2)赋能“承德山水”壮大后备箱经济。做大做强大贵口“山谷市集”阿里巴巴数字网上平台,推进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临路村镇“乡村旅游集市”建设,科学布局“承德山水”特色农副产品展卖店。(3)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集聚带建设。按照核心景区、特色小镇、景区村落、精品民宿等空间有机组织,加强各类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观光、餐饮为基础,以民俗体验为特色,以休闲度假为导向,重点打造兴隆雾灵山—青松岭丰宁森林草原等乡村旅游集聚区。大力推进草原风光为特色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以山水生态为特色的滦河和以皇家温泉为特色的武烈河三条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带建设,引领全域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2.推动“旅游+村落”景区化提升。加强“百村示范、千户带动”引领。全面加强乡村街道硬化、亮化、美化,推进建设“景区村庄”。按照“一镇一景”“一镇一韵”原则,重点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

3.提升“旅游+乡村”文明水平。(1)加强乡村旅游培训服务。推进乡村旅游人培训计划,开展针对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民宿经营者、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种形式的培训。(2)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文化艺术科技专业人员等,通过经营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家乐、乡创作坊等,实现自主创业。鼓励烹饪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专业社会团体与旅游村、休闲农业园区“结对子”,提升经营水平。推进设立乡创客发展产业基金,推介一批乡创客典型人物和先进案例,全面带动提升乡村创业创新能力水平。(3)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意识。开展“文明旅游进村镇”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和“文明村镇”等品牌创建行动。(4)丰富乡村旅游文化活动。以旅游村镇为重点,积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设施。支持乡土文艺团队、文化大院、文化户发展,鼓励村民自发组织开展民俗表演、村晚。

4.完善旅游乡村治理体系。(1)鼓励成立乡村旅游协会、旅游合作社等新型乡村旅游协调议事机构。(2)按照“公司+农户”“社区+公司+农户”“农户+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整体租赁”“村办企业”“个体农庄”等形式创新乡村旅游运营模式。(3)制定完善《承德市乡村旅游条例》《乡村民宿星级划分与评价》等地方性法规和标准。(4)推动“文化和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向乡村地区覆盖延伸,实现对乡村旅游业态项目、民宿客栈、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等全覆盖,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

专栏5  实施旅游乡村振兴工程

1.“盛世100”乡村旅游推进工程103个“盛世100”民宿经济示范村为核心,推进1000家精品民宿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特色旅游村、精品民宿,打造一批彰显承德文化底蕴、承载现代生活的乡村旅居目的地,助力乡村振兴。

2.“景区村庄”培育工程按照“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的“十个一工程”配套提升,推动丰宁小北沟村、围场庙子沟村、围场御道口村、围场扣花营村、兴隆诗上庄村、承德县苇子峪村、宽城马架沟村、滦平花楼村、隆化温泉村、平泉薛杖子社区等建设“A级景区村庄”。

3.特色旅游小镇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鹰手健康小镇、承德县花果小镇、宽城皇家淘金小镇、滦平金山岭滑雪小镇、丰宁中国马镇、隆化枫水满乡温泉小镇、兴隆观星小镇、平泉通用航空小镇、御道口牧场避暑小镇9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

4.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工程重点打造兴隆雾灵山—青松岭、兴隆山—十里画廊、滦平金山岭、隆化热河温泉、丰宁森林草原、围场皇家牧场、宽城蟠龙湖乡村旅游集聚区。

精准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完善旅游交通体系。(1)实施“皇家御道”风景道提升工程。以“古北口—滦平—双桥—隆化—围场”为核心重建“皇家御道”文化景观体系。依托高速铁路沿线重要站点,推进“高铁银道”沿线旅游产业集聚,培育蟠龙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水上风景道体系。(2)着力打造1个承德高铁南站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建成普宁机场、御道口、大滩镇、金山岭、蟠龙湖5个二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3A级及以上景区和高速服务区为主的三级游客服务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集散中心网络,打造“景区+城市+高铁站点+支线机场+自驾车租赁点+高速公路”交通网络。(3)建立健全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旅游交通廊道服务功能。(4)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在高速沿线增设旅游标识牌,强化承德旅游景区名片效应。到2025年,全市力争实现在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中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全覆盖,各县(市、区)旅游道路标识醒目完备,旅游道路交通密路网全面建成。

2.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1)巩固旅游厕所革命成果。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争取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注重旅游厕所文化创意,力争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建设生态环保、实用美观的旅游厕所。(2)建立全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完善涉旅安全联合检查机制,对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开展涉旅安全检查。加快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用好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建立专职、兼职结合的紧急救援队伍;推广利用商业保险旅游应急救援新模式。(3)实施全域景观提升工程。加强大滩镇、御道口镇、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等重点旅游城镇风貌改造,加强重点旅游村庄主要进出口、旅游道路沿线等可视范围内景观设计、建设提升和后续管理,营造浓郁的乡村特色旅游氛围。对村域内湖面、河道、溪流等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景观化程度。

3.实施旅游数字化提升工程。(1)加强“一部手机游承德”平台推广,继续推出“云旅游”“云直播”等方式对全市旅游信息进行全方位推介,有效引导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活动。(2)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强化文化旅游业的智慧化管理,共享景区各类信息化应用,建立新型智慧营销模式,推动多部门及通信运营商、在线旅行社等涉旅企业数据采集融合及交换共享。(3)创建“云旅游”数字业态,打造一批具有数字化、智能感、科技感的“景区”“度假区”“村镇”,创新“互联网+文化旅游”新模式。

专栏6  实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提升工程

1.乡村旅游集市建设工程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重要城镇、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业态升级,以“乡村旅游集市”为重点推动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带建设。

2.自驾营地规划建设工程以金山岭长城国际露营地、蟠龙湖露营地、雾灵山露营地、京北第一草原国际露营地、围场国际露营地为重点,切实做好自驾车营地规划建设。

精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系

1.协同推进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1)以“北京—承德—围场”为轴线,以北京古都、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木兰围场为支撑,建立京承世界文化遗产廊道。(2)加强与崇礼、延庆等冰雪度假区资源联合,整合草原、温泉、民俗文化、购物等其他旅游资源,打造国际级冰雪旅游线路,推进国际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3)以金山岭长城、喜峰口长城为依托,着力推进全国长城游览联程联运,共同塑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2.协同培育京津冀“微度假”精品旅游线路。(1)4条全市联动主题旅游线路。冰雪温泉微度假旅游线路:丰宁县—滦平县—双滦区—高新区—隆化县;坝上满蒙风情避暑旅游线路:兴隆县—滦平县—丰宁县—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围场县;塞外绿洲休闲旅游线路:兴隆县—丰宁县—御道口牧场管理区—隆化县—双桥区—宽城县;燕山乡村微度假旅游线路:双滦区—滦平县—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平泉市—宽城县—兴隆县。(2)4条省域联动特色旅游线路。“京张承”坝上生态体育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北京—张家口—丰宁—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围场县;“张承唐”生态康养旅游线路:张家口—丰宁县—隆化县—双桥区—宽城县—唐山;“京雄保承”微度假旅游线路:雄安新区—北京—滦平县—双桥区—隆化县—围场县;“承秦唐”御享休闲旅游线路:唐山—兴隆县—双桥区—平泉市—宽城县—秦皇岛。(3)3条京津冀协同旅游线路。“京承皇家御享”自驾车黄金线路:北京—双桥区—围场县—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丰宁县京承“乘高铁游承德”周末休闲线路:兴隆县—滦平县—双桥区—双滦区—平泉市;“津唐承”历史文化休闲线路:天津—兴隆县唐山—宽城县—双桥区—围场县—御道口牧场管理区。

3.协同推进京津冀无障碍旅游区建设。(1)构建公交化旅游交通体系。推进建立完善京承、津承不同交通方式间客运联程系统建设,尽快重新开通金山岭公交直达线路,优化班次设计,完善“零距离”换乘服务。(2)推进市场环境共建共治。精准对接京津旅游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全面响应京津冀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协调联络机制。

4.争取京津冀协同政策支持。(1)落实好144小时落地免签政策,积极争取入境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引入免税购物店。(2)争取省级旅游宣传促销支持。省文旅厅支持下开展宣传营销,参与“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冬季游河北福地过大年”“爱家乡游河北”“夜游河北”等宣传推广活动。(3)争取做好与京津冀旅游官网链接,强化信息共享,深化微信、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营销合作,促进在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和节庆活动等方面互换共享。

专栏7  实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提升工程

1.京—承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公交化畅通工程开通北京—滦平金山岭长城、金山岭滑雪场;北京—兴隆雾灵山、兴隆山等重要景区景点城际公共交通,实现无换乘接驳。

2.承德旅游宣传营销工程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实施城市旅游形象宣传“进站入场”行动,加强在北京西站、北京机场开展承德形象宣传。

精准推广承德文旅康养品牌体系

1.精准拓展三大旅游市场。(1)精耕周边市场。继续挖掘以京津唐为核心,以黑吉辽市场、河北南部市场等为两翼的一级客源市场,聚焦团队市场、商务市场、亲子市场、银发市场、闺蜜市场、养生养老市场等周末、小长假、暑期旅游专项市场,重点推广“自驾游承德”“周末游承德”主题旅游产品和自驾旅游线路。(2)开拓中远途市场。全力拓展长三角、粤港澳市场以及其他市场,在重点城市设立旅游推广办事机构,推动在相关地区宣传工作。(3)精准发力旅华市场。采取登陆北京英文电视频道,聘请在华外国人士代言,拍摄微电影,加强媒体营销。走进北京外国人主要居住社区举办休闲度假推介会。加强与在京使领馆、驻华外资商会合作,举办专场旅游推介会。举办外国人承德游后感活动,开展活动营销。推动使领馆夫人游承德、外国人创意游承德比赛、百名外国人游承德活动等,奖励在京津留学生家属来华探亲旅游活动,积极推动事件营销。

2.加大品牌宣传营销。(1)主打新媒体营销。大力推广“一部手机游承德”平台,强化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提升运营,拍摄系列微视频、微电影,策划线上互动活动。联合有影响力微信大号推送传播旅游产品。注重与途牛、驴妈妈、携程、淘宝等旅游电商合作,开展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的试点及普及工作。(2)筑牢主流媒体营销,大力推进“自媒体—互联网大平台—省市媒体—中央电视台”四级联动传播体系。(3)完善报、台、网、微、端等合作媒体和自有平台横向互通的文化和旅游融媒体宣传机制。

3.创新旅游营销机制。(1)实施联合营销。推动建立“市县联动、政府支持、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游客参与”宣传推介机制,借力“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等跨区域平台影响力。(2)依托京沈高铁、津承城际铁路、京通铁路,加强与京津冀、黑吉辽重点客源城市旅游合作,加强高铁营销。(3)实施节庆营销。打造“1+N”的节庆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影响力。(4)强化节点营销。针对特定时段和不同群体,暑期以学生群体为重点,主推亲子游、修学益智游,冬季以家庭游为重点,主推亲子冰雪游、美食游;小长假以周边城市为客源,主推自驾游、休闲游;周末假日以地方市民为重点,主推农家乐体验和乡村游;淡季以老年群体为重点,主推养老度假游。

专栏8  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工程

1.承德旅游IP矩阵培育工程打造“盛世中国·乐享承德”的整体形象。双桥区:和合承德,避暑双桥;双滦区:双塔情缘,相约双滦;高新区:产业新区,灵秀乡韵;营子区:工业记忆,魅力鹰城;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御道牧场,度假胜地;承德县:北国丹霞,休闲逸城;丰宁县:京北第一草原;围场县:皇家猎苑,木兰围场;隆化县:京北福地,生态隆化;平泉市: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宽城满族自治县:塞外水乡,满韵宽城;兴隆县:生态燕山,爽邑兴隆;滦平县:长城精粹,四宜滦平。

2.“承德四季”旅游发布会推介活动结合四季旅游宣传促销,以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为统领,打造丰宁京北第一草原马文化节、中国(承德)国际山楂文化节、皇家温泉养生节、承德国际药膳康养文化节、承德满族颁金节、中国承德国际马拉松大赛、金山岭长城徒步大会、御道口全国雪地摩托车锦标赛、辽河源国际山地马拉松大赛、金山岭长城杏花节、平泉国际食用菌发展大会等四季节庆品牌,精心包装推出“承德旅游月月红”系列活动。

精准构建现代旅游市场治理体系

1.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组建承德文旅投资集团,加大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扶持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等本地旅游企业、旅游设施产权主体与国内外成熟的旅游产业投资运营商开展资本运作,推动省内外优势旅游企业来承德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龙头企业加快上市,着力引进大型文化旅游国企和全国100强文旅企业入驻承德。(2)加快培育行业特色领军企业。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快培育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客运、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旅游电商等类型的行业领军企业。(3)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进农家乐、乡村民宿品质化发展,扶持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文化创意等类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小微企业。推进采取分享经济模式,鼓励居民和企业以闲置房产资源为投入,通过自主创业经营、整体收购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众筹、加入第三方平台方式,开发经营旅游新产品业态。

2.实施平安文旅建设工程。(1)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权责清单制度,加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对客运索道、玻璃栈桥、大型游乐设施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和旅游客运、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安全准入,严格落实防火安全,严格安全管控,严格地质灾害风险评估。(3)深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旅游行业法治建设,完善旅游法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承德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推进形成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4)加强文旅系统疫情防控。指导文化旅游场所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

3.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标准。(1)培育优质服务示范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提升文化旅游场所服务品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旅游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探索建立游客投诉公示制度和赔偿先付制度,建设优质服务网络,打造一批优质服务示范区。(2)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梳理文化和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河北省地方标准,以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精品民宿、A级旅游厕所、全国旅游重点村等评定为抓手,推进标准贯彻落实。成立承德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新业态新领域开创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标准特别是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草原旅游、研学旅游等标准,坚持从标准立项、研制、发布、贯彻、评价到修订,形成标准化工作闭环。(3)健全旅游信用体系。开展旅游行业诚信创建活动,推广“线下旅游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加大诚信应用,把诚信经营管理列为景区、度假区、饭店、旅行社、民宿等评级的重要内容。推进旅游行业红黑名单规范认定,打造“诚信主体公示榜”和“失信主体曝光台”,严格执行对旅游失信者的惩戒措施,营造全社会诚信旅游的氛围。(4)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加强部门合作,推进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引导游客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承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在旅游饭店普及开展“公筷公勺”“光盘行动”和旅游餐饮节约标准推广活动。鼓励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创作与播出,加强正面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在景区公共场所建立旅游志愿者队伍和文明旅游监督岗。

4.提高旅游数字治理能力。(1)完善智慧旅游监测模式。依托承德智慧旅游平台,构建“数据采集+监测评价+决策实施+市场反馈”的闭环体系,打造承德文旅消费数据产品体系,为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提供决策支撑。(2)深化“智慧预约”管理,按照“预约、限流、错峰”要求,持续推进智慧化改造,实现“预约预订”系统与入核验、流量公示、限流预警等功能的关联,引导游客错峰出游,提升文旅体验舒适度,提高景区、文化场所数字化管理能力。(3)完善智慧产业评价体系。推进数字化文旅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定期发布文旅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提高文化和旅游部门智慧化管理水平。

专栏9  实施旅游企业“十百千”培育工程

以承德文旅投资集团组建为核心,重点培育十大综合型旅游集团,培育百大行业特色领军企业,培育家小美、小而精的小微旅游企业。按照“转型升级、培大育强”的总体要求,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旅游示范企业。引进专业的景区、度假区管理团队,加强平台的专业化管理。

四、精准施策保障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研究规划落实的重大工作事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完善税收、金融、用地、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管,督促规划任务高效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定期研究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各县(市、区)要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创新旅游规划管理,加强旅游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交通规划等规划的有机衔接,落实“多规合一”。

(二)深化改革创新

深化文化和旅游综合改革。探索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建立健全统计员队伍,结合网上直报数据、通信运营商数据比对、抽样调查和线上OTA数据分析,夯实旅游统计数据,准确反映产业发展现状。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和暑期、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市场检查。加强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其他文化和旅游类社会组织建设,逐步引导承接政府转移部分职能。

深化国有景区改革。打破条块分割,下放管理权限,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定所有权、管理权,分离激活经营权,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大景区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国有景区“经营型”向“运营型”转变,提高全市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围绕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创建省级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导向,结合实际采用“管委会+专业化公司”“政区合一+公司”等管理体制,强化“园区化”管理。加强规划引领,强化龙头项目带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完善,加强产业生态构建。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重点遴选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引进“专、精、特、新”品牌旅游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推动建立“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一位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模式,协力推进产业链发展。制定权责清单,建立更加专业、高效的运行机制。引导要素资源集聚,着力解决资金、土地等各方面困难问题,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三)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实施文旅重大项目支撑行动。建立文化旅游重点领域动态项目库,共享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项目库,构建市县“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跨区域跨行业文化旅游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协同推进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保障项目落地实施。围绕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市场传播推广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开工一批以创意和科技为贯穿、适应市场需求的支撑性、引领性、标志性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四)加强人才培养

实施“100文旅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领军人才+团队+项目”运作模式,通过选派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组织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对分管旅游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高层次旅游专业培训,提升旅游管理人才素质。培养一批旅游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人才、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健康养生和医疗旅游等新业态从业人才。充分发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专业优势,同步推进百名金牌导游培训计划、千名民宿经营者培育计划,建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设立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旅游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五)强化政策扶持

用地政策。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和综合平衡旅游发展空间需求。将旅游项目新增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用地指标。对列入市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库的旅游项目优先予以用地保障,探索通过租让结合、盘活存量资源等方式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支持使用未利用地、荒地、废弃地等土地建设文化和旅游项目。借鉴发达旅游城市经验,探索推进旅游当量用地。

财政金融政策。设立市县两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需求逐步递增旅游专项资金总量,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创新、文旅品牌创建、宣传营销、人才培养、统计监测等方面资金投入。参照国内重点旅游城市,落实旅游宣传营销经费。搭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产业基金,提升旅游项目投融资水平,推动建立“政银保担企”五方合作机制;推动成立旅游投资平台,通过参股或新组公司等方式,培育旅游产业投资运营商。鼓励境内外知名投资者,特别是有项目设计、策划和运营能力的投资公司,以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经营。

产业政策。加快出台文化和旅游项目招商优惠、产业发展扶持等政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潜能。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优化结构。研究文化和旅游产业民营投入推动机制,重点研究出台大项目落地、小微企业创客、民营博物馆建设、文创园区打造、研学旅游营地建设等政策措施。争取纳入全省服务贸易试点,争取会议会展、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行政审批流程改革试点政策,争取旅游业便利化营商政策。争取落地签、一签多行的签证便利化政策、入境游客支付便利政策、增设直飞航线政策等在承德实施,争取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

奖励政策。就创新旅游产品业态、旅行社导入入境游客、优秀旅游经营者、优秀旅游服务员、引进有影响力的会议会展、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等重点领域,制定奖励办法,颁布实施。

(六)加强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管理,建立服务与监督机制,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纳入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步规划、部署和实施。建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方式,开展规划的定期评估、跟踪监督和指导反馈,确保各项重点发展任务落地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29日印发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